對偷稅罪的處罰
(一)據刑法第201條、204條及最新司法解釋的規定,偷稅罪的處罰可分為:
(1)納稅人偷稅額占應納稅款的百分之十以上不到百分之三十,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到十萬元的,或兩年內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偷稅且偷稅額在一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數額百分之三十以上且偷稅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2)扣繳義務人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且占應繳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按上述規定刑種、刑度進行處罰。
(3)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在五年內多次偷稅行為,但每次偷稅數額均未達到刑法第201條規定而構成犯罪而數額較低,且凡未受到行政處罰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4)對單位犯偷稅罪的,并處罰金,并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刑法201條的規定處罰。
(5)納稅人、扣繳義務因同一偷稅犯罪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又被依送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依法定罪。并判處罰金的,行政罰款折抵罰金。
(6)實施偷稅行為,但偷稅數額在五萬元以下,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罰金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二)一罪與數罪的問題。
偷稅后又有抗稅行為的,以及為了偷稅的目的而向稅務人員行賄的,如何進行定罪呢我們認為,如果構成偷稅罪后,又有抗稅行為或行賄行為的,假設后任一行為符合抗稅罪或行賄罪的犯罪構成,宜認為是牽連犯,以處理牽連犯的原則,從一重處斷。
(三)對偷稅犯罪的處罰,在立法上的缺陷。
“97”刑法對偷稅罪,采取了比例加數額的定罪標準。換言之,偷稅行為要構成偷稅罪,必須先要符合比例和數額同時具備的法定條件,缺一不可構成犯罪。依刑法第201條的定罪標準,如果一個行為人偷稅數額符合了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的條件,卻在偷稅數額超過了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條件,偷稅額在十萬元以上;反之,偷稅額在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卻不滿足百分比的條件,都不能構成犯罪,因其不符合定罪標準中的兩個必備條件。考察本罪的第二個檔次上的比例和數額的要求,同樣存在著這些問題。可見,偷稅罪的處罰出現了真空地帶,由此可能在實務中出現刑罰不公平甚至矛盾的局面。這一立法中的疏忽,只能留待刑法修訂案來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匯票出票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16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土地流轉拍賣須合法嗎
2020-12-12棚戶區改造,應該怎么賠償
2021-03-14拆遷安置房面積如何算的
2021-03-04租用集體土地的企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