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使用假幣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體要件
持有、使用假幣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貨幣管理制度。持有或者使用偽造的貨幣的行為危害或已經危害國家貨幣流通秩序,妨害國家貨幣管理制度。
二、客觀要件
持有、使用假幣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持有、使用偽造的貨幣,數額較大的行為。
1、持有,是指控制、掌握偽造的貨幣的行為。具體來說,它既可以是行為人把偽造的貨幣帶在身上、藏在家中或其他地方,也可以是把偽造的貨幣委托他人保管,處于自己支配的范圍之內。不管行為人持有偽造的貨幣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只要能證明行為人確實掌握、控制了一定數額的偽造的貨幣,即符合本罪的行為特征。
2、使用,是指將偽造的貨幣冒充真幣而予以流通的行為。一般來說,接受貨幣的對方并不知該貨幣屬于偽造的貨幣,因此這種使用帶有欺騙的性質。至于使用的具體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如有的用以購買商品,有的用之償還債務,有的借予他人,甚至有的充當賭資等。具體使用方法不影響本罪的行為方式特征。
三、主體要件
持有、使用假幣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其持有、使用偽造貨幣的行為都可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持有、使用假幣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仍非法持有與使用,如受他人的蒙蔽、欺騙誤以為是貨幣而為之攜帶或保管的,在出賣商品、經濟往來等活動中誤收了偽造的貨幣后不知道而持有或使用的等,因不具有本罪故意而不構成本罪。
但誤收后發現為偽造的貨幣仍繼續持有或使用的,仍可構成本罪而按本罪論處。所謂明知,既包括對偽造的貨幣的確知,即完全知道所持有、使用的貨幣是偽造的,也包括對偽造的貨幣的可能知,即對持有、使用的貨幣雖然不能完全肯定是偽造的,但卻知道其有可能是偽造的。
至于犯罪的動機則多種多樣,但不能出于走私、偽造、出售、購買、運輸以及金融工作人員出于購買及以假幣換取真幣等罪的故意,否則應構成他罪,而不是本罪。另外,明知他人持有的是偽造的貨幣,而代為收藏,對于他人則是本罪的故意,而對于收藏人,則由于不具有實際上的支配與控制力,因此,其故意的內容則是幫助他人窩藏贓物,構成犯罪的,應以窩藏贓物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拘留人聘請律師有哪些流程
2020-12-23不經本人同意私自錄音違法嗎
2021-01-18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關于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限制
2021-01-22拆遷安置房房產證加名字流程有哪些
2021-02-042020年湖南環保豬場拆遷補貼
2020-12-13房屋拆遷如何安置傷殘老人
2021-02-22農村宅基地過戶后遇到拆遷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6住改非拆遷如何計算經濟損失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