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委托中受托人的權利承擔是如何的
1、按照委托人的指示親自辦理委托事務的義務。
委托人和受托人訂立委托合同的目的,在于通過受托人處理委托事務來實現委托人追求的結果,因此辦理委托事務便成為受托人在委托合同中承擔的首要義務。受托人在履行這一義務時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親自辦理委托事務。
需要變更委托人的指示時,應當事先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受托人因緊急情況而無法與委托人取得聯系的,可以變更委托人的指示,但必須將變更的情況及時通知委托人。(見《合同法》第399條)
委托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以當事人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為基礎,因此受托人不得擅自將自己受托的委托事務轉委托他人處理。只有經過委托人同意或者在緊急情況下為保護委托人的利益不得已而轉委托他人處理時,受托人才可以轉委托他人辦理委托事務。(見《合同法》第400條)
2、報告的義務。
為了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受托人在辦理委托事務的過程中,根據委托人的要求或認為有必要時,應當及時向委托人報告委托事務處理的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結果,并征求委托人的合理建議與指示。委托人在辦理委托事務完畢時,應當向委托人全面報告委托事務的辦理經過和結果,并提交必要的書面材料和證明文件(見《合同法》第401條)。
3、交付委托事務辦理結果的義務。
受托人應當將其辦理委托事務所產生的結果,包括因處理委托事務而取得的各種利益和權利交付給委托人。(見《合同法》第404條)
4、賠償責任。
有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過錯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受托人超越權限給委托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此外,《合同法》規定,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除不可歸責于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兩個以上的委托人共同處理委托事務的,對委托人承擔連帶責任。(見《合同法》第406、409、410條)
5、委托合同終止后的義務。
第一,因委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托合同終止將損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托事務之前,委托人應當繼續處理委托事務。
第二,因受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托合同終止的,受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及時通知委托人。因委托合同終止將損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作出善后處理之前,受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應當采取必要措施。(見《合同法》第412、413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建設征地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07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保險公司
2020-12-18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女方未婚戶口未遷拆遷可賠償嗎
2020-11-20拆遷安置房不滿意可以拒絕接收嗎
2020-12-18廣州舊城改造三分之二戶同意可強拆
2021-02-27新農村建設與普通拆遷有區別嗎
2020-12-04企業用地未審批,遇拆遷能否獲得拆遷補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