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行政機關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對合同進行監督,但不得超越法律規定的范圍對合同進行干預。
依據合同法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利用合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負責監督處理。對合同的監督應當依法進行,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以外,都是事后監督,不應當也不必要對所有合同進行事先審查。對合同的監督,是監督利用合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對當事人依法享有的合同權利以及民事處分權利不應干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意外死亡賠償給誰
2021-03-23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28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房東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租房合同
2021-01-10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