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誹謗罪間接犯罪怎么判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二、關于誹謗罪的司法解釋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一)引發群體性事件的;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三)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七)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
總之,只要犯罪嫌疑人是故意捏造不存在的事實誹謗別人的,無論是間接故意還是直接故意,只要造成了特別嚴重的后果,比如造成被誹謗人精神失常的,就構成刑事犯罪,造成被誹謗人自殺的,屬于公訴案件。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1-22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工傷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2-06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1-01-01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