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的財產分配問題是什么?
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該法條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是應該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這是繼承法中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重要體現。繼承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不分或少分遺產:①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條件;②不盡扶養義務;③繼承人協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二、遺囑分配
遺囑繼承體現了意思自治原則。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時才能依遺囑繼承辦理:
1.沒有遺贈扶養協議。遺囑繼承效力高于法定繼承,低于遺贈扶養協議。因此,只有在沒有遺贈扶養協議或遺贈扶養協議無效、或雖遺贈扶養協議有效,但遺產中遺贈扶養協議尚未涉及的部分可以進行繼承。
2.被繼承人的遺囑合法有效。首先,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其次,遺囑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有效要件,因為只有合法的遺囑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3.遺囑繼承人沒有喪失、放棄繼承權,也未先于遺囑人死亡。繼承人必須具有繼承資格。喪失或放棄繼承權的遺囑,繼承人即不再具有繼承資格,不能再適用遺囑繼承;遺囑繼承人先于遺囑人死亡時,不適用遺囑繼承,也不發生代位繼承。
如果公民出現了死亡或者其他的意外情況后,也是需要將其生前的財產進行分割的,一般情況下遺產會由子女以及父母和親屬來平等均分的,如果死者在生前立有了合法正規的遺囑后,在分割財產時也是要按照遺囑的規定去執行,不得違背遺囑的規定去進行分配財產。
關于老人遺產共同財產分配問題?
財產繼承的同時債務需要繼承嗎?
財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怎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草案有哪些新變動
2021-02-27合同到期了剩余貨款怎么辦
2020-12-11醫療糾紛證據
2021-01-29如果出讓土地拆遷有賠償嗎
2020-11-30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