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
案情簡介:
劉甲還是腹中胎兒的時候,他的爺爺寫下一紙協議,把一艘漁船和數畝魚塘贈與自己,并由劉甲的母親接收。但當劉甲出生之后,他的爺爺反悔了,強行收回了已經贈與的財物,劉甲一紙訴狀把自己的爺爺告上法庭,要求返還漁船和魚塘。徐州市銅山區法院近日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該判決現已生效。
劉甲的母親叫楊某,2010年10月按照農村風俗舉辦了婚禮,嫁到了微山湖畔的劉家。劉家人都是漁民以船為家,楊某便隨丈夫劉乙在一艘漁船上生活,一家人還在船上開了個漁家飯店,日子雖然略有艱辛但卻寧靜祥和。
楊某和丈夫生活的這條船屬于劉乙的父親劉丙,為了能在船上開飯店,劉丙還用自己的名字辦理了工商登記,讓楊某小兩口照料飯店的生意。
但好景不長,2011年5月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奪去了劉乙年輕的生命,此時的楊某已經有了三個月的身孕。
為了商量楊某和腹中胎兒的生活問題,劉家于2011年6月專門召開了家庭會議,劉家和楊某的親屬們悉數到場。經過討論,劉丙當場立下字據,上面載明“孫子(女)出生,飯店船給出生的孫子(女)。魚塘也給孫子(女)。同時魚塘、飯店船楊某有支配權”。
2011年11月,劉甲呱呱墜地,隨母親楊某生活。
處理交通事故過程中,肇事司機于2012年初支付了一筆12萬6千元的賠償款,而這筆賠償款卻被劉丙全部領走了。楊某覺得很生氣:亡夫的死亡賠償金理應有自己和未出生的孩子一份。她和公婆因此陷入了不合,經常發生激烈地爭吵。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楊某和公婆的關系越來越差,楊某把飯店船租給他人經營,帶著小劉甲回了娘家。
糾紛總需要解決,2013年10月楊某和劉丙夫婦在當地鎮上的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了協議,楊某代表不滿兩歲的劉甲分到了賠償款中的36000元,協議書上還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本協議生效后,過去的一切票據全部作廢,以本協議書為準”。
2014年2月,劉丙強行收回了飯店船和魚塘,將飯店船和魚塘出租給他人經營。楊某多次上門理論,但雙方從口角變成推搡,從推搡變成互毆。當地派出所曾兩次接到報警電話處理楊某和其公婆的糾紛,情急之下的楊某甚至還糾集了數人準備把飯店船強行奪回。
一次次的爭吵變得沒有盡頭,終于楊某以兒子劉甲的名義于2014年8月將公公劉丙告上法庭。
她在訴狀上寫道:“(劉丙)背信棄義、置親情道德義務不顧,將贈與財產擅自奪回的行為嚴重侵害原告權利。”她請求銅山法院判令劉丙將飯店船和魚塘歸還給不滿三歲的小劉甲。
針對兒媳楊某的訴訟請求,劉丙提出了數條抗辯理由,主要包括:在劉丙簽訂贈與合同的時候,雖受贈人是劉甲,但劉甲當時尚未出生,故協議是無效的;劉丙雖然表示要贈與給未出世的孩子相關財物,雙方曾在人民調解協議上載明“過去的一切票據全部作廢”,楊某作為劉甲的法定代理人明示放棄了接受贈與;飯店船與漁船是劉丙夫婦生活的唯一來源,如果將這些財物交付給楊某母子將導致劉丙夫婦生活困難。
同時劉丙當庭提供了當地人民調解委員會出具的證明、村委會關于其經濟條件的證明等證據來證明自己的主張。
楊某在庭上提出,劉丙作為遺腹子的祖父,他贈與財物給孩子的行為具有道德義務性質,按照合同法的規定,這種具有道德義務的贈與合同是不能隨意撤銷的。
庭審結果:
法院認為,被告劉丙書寫的贈與協議并非合同法所指的具有道德義務的贈與合同,所謂具有道德義務的贈與應當是具有公益性質的,或者與社會公益具有等價性的道德義務,最典型的例子是向災區捐款,一旦做出承諾就不能反悔。而被告劉丙對其孫子的贈與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性質,在其孫子接受贈與財物之前,劉丙都是可以任意撤銷贈與的。
另認為,在劉丙表示要贈與的時候雖然小劉甲沒有出生,但這份贈與合同可以視為附成立條件的合同,即在小劉甲出生后合同成立,小劉甲及其法定監護人取得贈與財產后贈與合同生效。
關于人民調解時達成的協議中所說“之前一切票據作廢”,由于該語句過于寬泛,沒有明確所指,且雙方當時是就分割賠償款達成的該協議,與贈與行為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也不能認定楊某代表小劉甲放棄了接受贈與。
對于涉案的飯店船和魚塘,法院通過調查發現,被告劉丙既沒有魚塘的所有權也沒有魚塘的使用權證明,把不是自己的東西贈與他人顯然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至于劉丙提出贈與飯店和魚塘將導致其家庭生活困難,因其尚有其他子女對其履行贍養義務,且還有其他船只供被告夫婦居住,綜合考量當地居民生活消費水平,法院對劉丙的這項答辯意見不予支持。
法院最終判決:被告劉丙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返還原告劉甲涉案飯店船只。駁回原告劉甲的其他訴訟請求。
宣判后在法定期間內被告沒有上訴,一審判決就此生效。(文中人物系化名)
法官說法:
從法律意義上說,胎兒并非自然人,因此也不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法律就不保護胎兒的合法利益,我國繼承法就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但本案所涉及的法律關系是贈與合同關系,相關規定集中于合同法第十一章,其中并沒有明確規定關于胎兒能否接受贈與的明確規定。那么能不能認為胎兒就當然有權獲得贈與呢?
法官認為,接受贈與是一種純獲利的民事行為,沒有相對應的義務,應當賦予胎兒擬制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有利于對胎兒的一般保護,亦符合社會公序良俗和一般道德標準。另外,對胎兒的贈與也可以視為一種附成立條件的贈與合同,即胎兒出生成活后贈與成立。在本案中,基于原告劉甲出生的事實,不能因簽訂協議時小劉甲未出生而無效。
同時賦予胎兒的權利也不能無限的擴大,在現行法律框架下諸如生命權、健康權等一般人格權就不能認為胎兒擁有,否則會引發復雜的道德問題。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財產贈與胎兒,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知識,如果您還有更多的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或者直接委托律霸網律師幫您擺脫法律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互換土地口頭協議有效嗎
2021-02-02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