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今年3月下旬,網上出現了一則微博,發布者稱其當日在浦東蘭花路上停車時,“親眼看到有交警收受物流大貨車司機巨額賄賂紅包”,故對大貨車司機的違法停車行為不予處罰,但對其他車輛司機的違法停車行為進行了處罰。在掌握該情況后,浦東公安分局立即開展核查。
很快,浦東公安分局督察支隊民警找到了該微博的發布者羅某。面對民警,羅某道出了真實情況:原來他是在看到一網民在新浪微博上發布民警處罰違法停車的博文后,想到自己前兩天因違法停車被交警貼罰單而心生不滿,于是他引用了該篇微博上的照片配上自己捏造的文字發布了微博。為了讓微博看上去更加真實并吸引眼球,羅某還在微博上上傳了在“12380”舉報網站填寫舉報信息的截圖(實際并未舉報)。
為全面調查上述情況,浦東警方又找到了被羅某引用照片的那名微博博主。據其稱:當時拍照時并未看到所謂民警受賄的情況,也不認識引用自己照片的羅某。
根據該名微博博主反映的時間地點信息,浦東公安分局督察支隊、交警支隊等部門又進行了后續調查,充分證實了羅某在網上反映的情況與事實完全不符,交警當時對違法停車行為的處罰合法合規。因羅某在網絡上捏造事實、有意誣告誹謗他人的行為已構成違法,浦東警方對其處以行政拘留5日。
【法律解讀】
誹謗罪怎樣立案
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部司法解釋將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解釋》明確了適用公訴程序的條件即“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七種情形: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引發民族宗教沖突的;誹謗多人造成惡劣影響的;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
兩高司法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管轄法院
2021-01-27工傷鑒定費是職工出還是公司出
2021-01-06未履行合同賠償要求怎么寫
2021-02-17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