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系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新聞媒體時常報道醫患糾紛問題。醫療雙方都有自己的義務,那么醫療患者在醫患關系中的義務有哪些呢?請閱讀下文了解。
(1)病人有義務誠實說出他為什么為找醫務人員幫助,盡可能地提供病史,告訴醫生治療后的情況(包括藥物的副作用),不說謊話,不要隱瞞有關信息,否則會影響病人疾病的治療。
這一方面的義務首先有利于病人自身的恢復健康,也有利于醫務人員履行職責。病人履行了這些義務,醫務人員才能針對病人的病情進行有效的診斷治療。 這是病人對醫務人員的義務。因為好的醫務人員真正關心病人的健康,不斷研究和復查疾病和治療過程,為此花費了許多的精力和時間。病人對于醫務人員的犧牲精神應該有所回報。
(2)在疾病的性質明確以后,病人有義務在醫生指導下對自己的治療作出負責任的決定,有義務積極關心他的病對他自己以及其他人的影響?;紓魅静〉牟∪擞刑厥獾牧x務了解傳播的途徑和可能,采取行卻防止進一步的傳播。這一義務是在治療中病人積極參與的重要條件。沒有病人的積極參與,醫務人員就會事半功倍。
(3)病人有義務在與醫務人員共同同意的目標上進行合作。如果病人同意醫務人員的意見,必須改變飲食,才能有利于控制病人的高血壓,那么病人就有義務以適當的方式改變他的飲食。這是有利于病人的義務,也是對醫務人員應盡和義務。因為醫務人員對病毒健康的關心,已經超越了個人的興趣,病人應該用合作來報答。
(4)病人在同意治療后有義務遵循醫囑。不能遵囑應該有理由。但不能遵囑的理由并不都能成立。例如嫌麻煩就不能成為不遵囑的理由。這種不遵囑就是醫務人員的不尊重。醫務人員治療好病人,需要病人的積極合作。但病人沒有義務遵循不必要的或有害的治療。
(5)病人有義務避免成為一個病人。“病人”(patient)的原來意義是:“接受某一行支的人”。病人在概念上與“動因”相對,“動因”是對他的行動負有責任的人。病人不是一個負有責任的動因,而是他人行動的對象,這是醫學家長主義的基礎,也是現代病人觀的失誤。在現代社會,病人有義務改變不安全的、不健康的、危險的行為(例如吸煙、貪食、不鍛煉、無保護的性行為等),使他們不再成為病人,尤其是不成為“不治之癥”的病人。
(6)病人有尊重醫務人員以及尊重他們勞動的義務。疾病是病人和醫務人員的共同敵人,醫務人員和病人有著戰勝疾病的共同目標。醫務人員掌握診治疾病、護理病人的專業知識,他們之中的許多人為了解除他人疾苦,辛勤勞動,不辭辛苦,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在我國,醫務人員的報酬比較低,他們之中許多人安于清貧,仍然獻身于崇高的醫療衛生事業。他們既要診治病人,又要培養學生,從事研究,往往廢寢忘食。我們全完全,包括病人及其家屬對醫務人員表示應有的尊重,是完全應該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簽勞動合同賠償
2020-12-15栽贓誹謗的責任如何認定,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08創傷性關節炎能評殘嗎
2020-11-14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什么叫代理?
2021-02-16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土地出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