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醫療事故糾紛,行政調解是一種常見的解決方式。那么,法律對醫療事故賠償的行調解是如何規定的?本文整理了相關內容,為您提供一定的參考。
衛生行政部門在下列條件下,可以就醫療事故賠償進行調解:
(1)爭議事件已確定為醫療事故。對非醫療事故賠償申請調解的,不予受理。
(2)需醫患雙方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
申請通常應雙方當事人共同為之,實踐中,一方申請,對方被告之而同意調解的,亦可。行政調解應堅持自愿、合法原則:
(1)自愿原則包含調解的提出、協議的達成、接受和履行,均系醫患雙方自主意思的結果。
(2)合法原則廣義上含遵守自愿原則,重要的是賠償數額應當依《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確定。行政調解達成協議的應制作調解書,并經三方簽字;調解不成的,不再調解,當事人可提起訴訟。
調解書應包括當事人雙方的基本情況、調解主持機關名稱、與賠償爭議有關的事實、資料,特別是事故等級與雙方責任的結論、商定的賠償數額與支付事宜。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協議。但它不是法律文書,一方面翻悔不履行的,衛生行政部門不能強制執行。對方也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只能提起訴訟。但翻悔者過錯的,應承擔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害。履行完畢,一方翻悔的,可依法向法院起訴,主張調解協議違法無效或可撤銷。
法律依據:
第十三條 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八條 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在醫療事故發生后,要注意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關于賠償的調解程序可以參照以上內容。本文由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提供,歡迎參考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民事訴訟時效一覽表
2021-01-12套路貸報案立案條件
2021-01-31法官可以兼職做律師嗎
2020-12-21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涉外離婚判決書可公告送達嗎
2021-02-15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抵押權
2021-03-19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