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爭議的處理方法如下:
(一)當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爭議時
當事者應立即向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在24小時之內向醫患溝通辦公室或醫療總值班匯報,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并將有關情況向醫務處醫療辦或主任匯報。發生醫療事故的,按規定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應在12小時內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匯報。
(二)已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的,當事人在按規定程序上報同時
由科室組織最強技術力量,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時由醫務處牽頭成立院內治療小組或請院外專家會診。盡可能減輕由此給病人造成的損害,注意做好病人家屬安撫和溝通工作;及時審查有關病歷資料,注意搜集有關臨床醫學證據;病歷復印和封存按本辦法第十二條有關規定執行。科內難以處理的醫療爭議,按爭議的類別不同,分別報醫務處、護理部或相關職能部門協助處理。
(三)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
對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反應,有關人員應及時報告醫務處、醫療總值班或醫患溝通辦,并組織有關人員會同患方對現場實物封存和啟封,需檢驗的,由雙方指定的檢驗機構檢驗。
(四)患者死亡,對發生死因不明或對死因有異議的
應告知患方在規定時間(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在尸體凍存條件下7日內)提出尸檢申請,拒絕尸檢的,應讓患者家屬 簽字;如拒絕簽的,科室應當如實記載,并記錄在場的其他證人,并上報至醫務處、醫療總值班。
(五)凡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
當事人必須將事情詳細經過以書面形式陳述,經科室討論,分析原因,寫出定性結論,并以書面形式及電子版在3天內交醫務處,予以責任認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六)對有醫療缺陷的醫療爭議
科室應當24小時內組織討論,科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應當3天內作出口頭答復,并指定專人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如患者或其家屬書面申訴,應當由科室負責在一周內準備書面答復材料,材料交醫務處或護理部審定后答復并存檔。必要時由醫務處、護理部或者相關職能處室組織科主任、當事人與患方商談,爭取相互理解、達成共識,并爭取和解或協商解決;若醫患雙方協商不能達到共識,可以通過調解和訴訟解決。需要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所需材料由相關科室在接到醫務處醫患溝通辦通知后1周內準備完畢,并由科主任及當事人參加鑒定會。需要通過訴訟解決的醫療事故爭議,所需材料由醫務處牽頭組織準備,相關科室人員必須密切配合,并由科室負責人出任訴訟代理人之一,必要時由醫院聘請律師參與訴訟。在處理期間,當事人和科室負責人不準請假外出,必要時當事人暫停執業行為。
(七)對無醫療缺陷的醫療爭議,由科室進行解釋,爭 取和解,必要時由醫務處協助處理。
(八)發生醫療爭議后,特別是發生擾亂科室及醫院醫療工作秩序者,科室應及時報告院務處或報當地公安機關。
院務處必須及時介入糾紛處理,進行全程保衛工作,確保處理醫療爭議人員及科室醫務人員安全。如發生重大醫療爭議,患者及家屬出現暴力傾向時,院務處必須有保衛干部及保安人員迅速到場維持現場秩序,如已出現或預見會出現不能控制情況必須立即報當地公安機關處理。在與患方協商過程中,院務處應注意保護院方參與人的人身安全,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必要時派員參與處理,堅決執行衛生部、公安部頌布的《關于維護醫院秩序的聯合通告》。
閱讀延伸:
如何預防醫療糾紛
建立醫療糾紛仲裁制度是什么
醫療糾紛進入訴訟后需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冒名頂替勞動仲裁會受理嗎
2021-03-21重婚的法律責任
2020-11-23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