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醫就是指沒有行醫執照的醫生非法替人診治,例如我們在生活中看見的“黑診所”就屬于非法行醫的行為,非法行醫很容易導致被診治者受到很大的傷害,所以國家加大了打擊的力度,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哪些行為構成非法行醫罪。
客體要件
非法行醫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醫療機構的管理制度及公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為了規范中國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行為,保障公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醫療衛生管理制度,以保障和促進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非法行醫不僅擾亂了業已建立的良好的醫療衛生管理秩序,而且往往由于非法行醫者不具備執業的基本條件,醫療服務質量差,同時也侵犯了就診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客觀要件
首先,必須有擅自從事醫療活動的行為。醫療活動主要是指診斷和治療,即通過各種檢查對疾病作出診斷,借用藥物、器械和手術等方法消除疾病、緩解病情、減輕痛苦、延長生命、改善病理或生理狀況的活動。擅自從事醫療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利用巫術、封建迷信行醫。行為人大多不懂醫術,有些略微懂一點醫學常識,主要是憑燒香、念經、看手相以及各種封建迷信方式愚弄就診人。
(2)利用氣功行醫。氣功對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但有些人根本不懂氣功,卻號稱自己的氣功如何了得,掛牌行醫,騙取錢財。
(3)利用現代儀器進行非法醫療活動。如利用電腦為人診斷病情,開具處方。
(4)非醫療機構超越服務范圍進行醫療活動。如一些不具備外科整形手術資格的美容醫院,擅自開展醫學整容活動。
(5)具備一定醫學知識的人擅自開辦診所,進行醫療活動。這類人員一般經過一定的醫療培訓,有些已經行醫多年,有些甚至曾經在合法的醫療機構依法進行過醫療活動,但在其擅自開辦診所期間沒有醫師執業證或其所開辦的診所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6)利用非法行醫的手段推銷產品。如有些廠家雇傭沒有醫師執業證的人在公共場合以醫生的身份向人介紹產品,并為人診斷病情,開具處方,推薦患者使用該廠家的產品。
其次,擅自從事醫療活動的行為,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中國刑法336條第1款所規定的“情節嚴重”屬于定罪情節,而非單純的量刑情節。但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哪些行為屬“情節嚴重”的行為,這給司法實踐帶來一定的困難,急需作出司法解釋。參照《執業醫師法》并結合司法實踐。
主體要件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醫師資格從事醫療活動的;
(2)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辦醫療機構的;
(3)被依法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從事醫療活動的;
(4)未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從事鄉村醫療活動的;
(5)家庭接生員實施家庭接生以外的醫療行為的。
該罪的主體,即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包括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單位不構成該罪。必須是已經取得執業醫師證,并在已經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內,按照醫師本人的注冊執業范圍、地點、類別以及醫療機構的核準登記科目范圍行醫才屬已經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執業醫師法》對執業醫師證的取得作了明確規定:該法生效后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并經申請獲得執業醫師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職稱;該法生效之前,取得醫學專業技術職稱和醫學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由所在機構報請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獲得相應的醫師資格。對于開辦醫療機構,根據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理》和衛生部《醫療機構管理條理實施細則》的規定,還需要經過所在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考核審查,發給執業執照或者注冊登記。因此,辦案人員在辦理此類案件時,既要注意其本人是否有《醫師執業證》及其執業的范圍,還要注意其本人所在的醫療機構是否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其核準的診療科目是否相當,否則,就有可能成為非法行醫的主體。
這是因為,醫師如果超出其注冊的執業范圍行醫(緊急特殊情況下除外)就存在相關醫療知識與技能的嚴重缺陷,如一個牙醫去做腦外手術,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而超出醫療機構核準的診療科目,則意味著,該醫療機構沒有相關科目的診救治人員、設施、設備,這就無法保證就診人員的生命安全。如只有皮膚科科目的醫療機構去做心臟手術,因不具備相應的診救治人員、設施、設備不僅手術無法保證安全,一旦出現緊急情況,根本無法對患者實施救治而損害患者生命健康,這是執法辦案人員必須注意的問題。
這里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中國《執業醫師法》 對醫生執業的地域沒有明確規定,但有些地區對醫療機構的設置申請又有特殊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執業醫師的范圍。
另外,對于已經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或執業醫師,因超出核準的業務范圍從事醫療活動而造成嚴重后果,以醫療事故罪處理,因為行為人具有行醫資格,符合醫療事故罪的主體要求;另一種認為應以非法行醫罪處理,因為,盡管該醫生在核準登記的范圍內具有行醫資格,但超越范圍行醫,與其他人員非法行醫沒有本質區別:行為人雖然取得了醫師資格,但故意超越職權和能力范圍,從事醫療活動,主觀上的過錯表現為故意而非過失,這與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之一,主觀上表現為過失是有嚴格區別的。
主觀要件
非法行醫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行為人對病人傷亡結果存在間接故意的罪過而不是業務過失的罪過。因為,在認識因素上,行為人既對自己缺乏行醫技能和控制病情發展的能力是明知的,又對病人在得不到有效及時治療時會傷殘直至死亡是明知的,所以不是疏忽大意的過失;在意志因素上,對病人的傷殘、死亡采取了漠然視之,聽之任之的放縱態度。非法行醫罪的主觀方面具有行為故意,而不是犯罪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具備行醫資格,仍然從事醫療活動。但行為人對造成就診人死亡、身體健康受損的后果,則可能是過失,也可能是間接故意,即其應當預見非法行醫行為有可能造成就診人死亡、傷害的嚴重后果,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或者已經預見到可能發生上述后果而放任危害結果發生。
犯罪構成要件主觀特征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犯罪目的。那么,從犯罪目的看,是否要求具備牟利性呢?這一問題,新刑法并沒有明確規定。但從司法實踐來看,非法行醫者一般是以牟利為目的的,而且根據中國刑法第336條的立法意圖來看,該條在規定刑罰時,規定對犯非法行醫罪者并處或單處罰金,而罰金作為附加刑之一,其制裁對象主要是以牟利為目的的犯罪。因此,,從犯罪目的看,非法行醫罪應具備“以牟利為目的”這一要件。
以上小編整理的行為就是非法行醫,大家可以對照小編編輯的情況衡量自己是否遇到非法行醫的情況,以保障自己的人身權益,如果真的遇到類似的情況,可以詳情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們。
非法行醫如何認定為犯罪
非法行醫罪的處罰是什么
非法行醫應如何賠償患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集體土地怎樣進行轉讓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