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的醫患糾紛需要小心處理,否則的話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糾紛,此時再來處理就顯得比較難了。而在醫患糾紛處理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地方是需要當事人注意的,究竟處理醫患糾紛要注意什么?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1、及時復印
病歷在醫療糾紛中往往起到其他證據不能起到的證明作用,這一點在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糾紛訴訟中是相通的。
第十條明確規定了患者復制病歷的權利和醫方配合的義務。
復制病歷最常用的方式是復印,患方(包括患者本人和患者近親屬)并可以要求醫院在復印件上加蓋印章。及時復印病歷能夠很大程度固定重要的醫療原始記錄,避免篡改和不必要的疑慮。在復制病歷上遇到涂改、偽造、隱匿、銷毀等突出問題可以尋求衛生行政管理機關和公安機關的幫助。但應避免搶奪病歷資料。
此外,患方還要注意對一些重要的病例記錄(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等)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封存,對醫療費單據等注意保存。
2、選擇解決糾紛的總路線
患方取得病歷等資料后,即可加以初步研究。必要時可以向醫療專家、法律專家咨詢,以大致明確是否屬于醫療事故以及醫方有。
患方認為醫方應承擔責任而與醫方有分歧的,目前有三個解決糾紛的基本途徑:與醫方協商解決并簽定協議、申請衛生行政管理機關處理和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與醫方協商解決并簽定協議。由于目前醫療機構主要為國有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在經醫療事故鑒定之前和鑒定不屬于事故的情況下,并沒有賠償的具體權限,醫患分歧達成一致的情況主要限于經過鑒定屬于醫療事故。
申請衛生行政管理機關處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患者死亡和可能為二級以上醫療事故的7日內移送地市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處理。衛生行政管理機關的處理依據為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九、五十、五十一條的規定。其中沒有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死亡補償費的賠償。書面申請應在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到人民法院提起醫療賠償糾紛訴訟,不以醫療事故鑒定為前提。患方的舉證責任集中于損害后果(傷殘等級、死亡等)和醫療關系(病歷、醫療費單據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規定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規定,在訴訟中,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只是訴訟證據的一種,必須經過質證,且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質詢,才可能作為有效證據和作為確定醫療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的依據。其中,對造成患者死亡的,人民法院依據民法通則及相關法律法規可以支持患方關于死亡補償費的賠償請求。
明確上述解決途徑的特點后,患方應果斷選擇較適合的途徑,以免在不必要的問題上延誤時間,造成被動。
3、不要對醫療事故鑒定寄予過多期望
鑒于前述特點,加之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患方對醫療事故鑒定可能出現的結論應有客觀認識。對經鑒定不屬于事故或者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患方有理由認為醫方有過錯且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不必要在醫療事故鑒定結論上過多糾纏,應及時咨詢專業律師,選擇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可能陷于對患方更加被動的訴訟局面。
以上就是在醫患糾紛處理過程中,當事人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醫患糾紛的解決,涉及到一些很專業的問題,如果你不是很清楚的話,可以來電咨詢一下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讓專業律師幫助你分析解答。
醫療事故賠償糾紛怎么解決
醫療糾紛處理需要經過哪些流程
醫療糾紛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車禍誰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10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
2020-11-23噪音擾民打110有沒有用
2020-11-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