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楚州區律師 未央區律師 吳江市律師 新城區律師 富錦市律師 和平縣律師 灌南縣律師
由于醫療機構在治療的時候出現失誤或者過失,就會造成醫療事故,引發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中醫療機構要根據自己在事故中所占的責任比例來承擔賠償責任,醫療糾紛責任一共劃分為四種,不同程度的醫療責任意味著醫療機構所要支付的賠償金額是不一樣的,接下來小編就為您介紹醫療糾紛責任分級賠償是怎樣的。
一、責任認定:
對于責任程度的判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衛生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做出了規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顯然,通過責任程度的判定,分清疾病參與度和過失行為在事故中的作用,為醫患雙方協商、行政部門處理或法院判決提供了處理的依據,充分體現了不違法不承擔責任,有多大責任承擔多大責任份額的原則。
二、賠償責任承擔方式:
(1)確定為醫療事故的,可根據事故等級、情節和病員的情況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2)醫療事故補償費,由醫療單位支付給病員或其家屬。病員及其家屬所在單位不得給予了醫療事故補償費而削減病員或其家屬依法應該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補貼。
(3)病員由于醫療事故所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醫療單位支付。
我們注意到,原來舊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起草者小心翼翼地避免使用“賠償責任”一詞,避開“賠償責任”這一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具有明確法律意義的術語,而使用“醫療事故補償費”這一概念。至于補償費的范圍,則無明確規定;則補償費標準,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各自為陣另搞一套。(舊《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8條)筆者認為,這種規定無論是對于醫療事之處理,還是對受害人及其家屬合法權益之保護都是極為不利的,也不利于國家法制之嚴肅性和統一性(民事通則)。由于賠償范圍不清,將給司法實踐帶來諸多困難;由于各地賠償標準不統一,將會出現同樣情節之案件在不同的管轄區進行審理各有不同的判決后果。
基于上述理由,新的條例立法委員們認為人民法院審理醫療事故案件不應拘泥于《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8條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該條所規定的補償標準,而應根據民法通則第119條的原則規定,參照某些特別侵權行為立法(如產品質量法、國家賠償法)有關人身員損害與死亡賠償的規定,決定賠償責任。對此,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
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一)醫療事故等級;
(二)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三)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本著公平原則,在醫療事故中,醫療機構根據醫療糾紛責任分級賠償。醫療糾紛的責任分為四種,根據醫療事故與醫療過失之間的因果關系來確定。醫療糾紛的處理順序是先確定醫療責任,然后根據醫療責任的分級,結合當事人的實際情況確定醫療賠償的金額。當事人在主張醫療賠償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例如后期的治療以及營養費,安裝假肢還要考慮假肢的使用周期等等。
怎樣打好醫療糾紛官司
醫療糾紛中醫療機構舉證責任怎么認定
商某醫療糾紛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離婚財產分割
2021-01-25怎樣才能知道工傷認定有沒有上報
2020-12-27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