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黃山區律師 湘潭縣律師 環翠區律師 惠民縣律師 沅江市律師 伊川縣律師 埇橋區律師
近年來,醫療糾紛案件頻繁被社會大眾媒體曝出,因此,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成為醫院工作永恒的主題,也是目前醫院管理的重要工作,自然而然地,處理醫療糾紛也成為醫院管理人員的棘手問題。那么,醫療糾紛如何防范和處理?下面,小編將為您提供以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建立醫療質量監控機制(三級醫療質量管理控制網絡)
1、個體質量控制
臨床醫護人員,包括醫技科室、藥劑人員多是在沒有外部監控條件下獨立操作、獨立決斷、獨立實施各種診療服務。因此,個體性自我控制就構成了醫療質量最基本的形式。其中,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學識、技能和經驗占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個體質量控制一靠各級人員職責;二靠規章制度,工作程序,技術規程;三靠作風養成,靠扎扎實實的日常工作。
2、科室質量控制
從某種意義上說,科主任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決定了該學科的質量水平。科主任需要經常對各項醫療制度的執行情況、技術操作規程、診斷、治療情況、各個環節的服務進行分析、總結,對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隱患提出整改意見和防范措施。
3、院級及機關職能部門的醫療質量控制
醫院領導和機關職能部門在醫療質量管理中主要負責組織協調,并以不同形式參與醫療質量控制。一是通過日常業務活動進行質量檢查、組織協調;二是制訂醫院醫療質量監控工作計劃和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實施全院性的醫療質量檢查;監督醫院各科室和醫務人員執行醫療衛生法規、規章、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情況;三是針對醫療工作中發現的醫療缺陷和問題進行跟蹤檢查分析,并制訂改進措施。而醫務科、護理部要經常深入科室檢查規章制度落實情況,了解危重病人搶救及一般患者治療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現場協調解決,把醫療、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時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加強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的措施
1、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診療常規。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首先要提高全體醫務人員對規章制度在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防范醫療糾紛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它既保護病人的利益,更保護醫務人員自身,是防范醫療糾紛的關鍵。其次,要經常學習、熟練掌握、應用各種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程,規范科室和個人的醫療行為。
2、嚴格按照崗位、職稱履行職責,禁止跨學科、跨專業收治病人。
《執行醫師法》規定:“醫師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醫師超出自己學科范圍的醫療活動是不允許的,這也是保證患者醫療安全的規定。在臨床實踐中,
誤診是難以避免的,一旦發現應及時請相應學科醫師會診、協助手術,使誤診得到糾正,如果自作主張,一錯再錯,造成事故,將承擔法律責任。
3、嚴格履行首診負責制和首問負責制。
首診負責制是醫療管理的四項基本原則之一,要求首診醫師必須把接診病人妥善處理完畢,特別是涉及多學科的疾患或復合創傷,首診醫師應請相關學科會診,得出結論性意見,使病人有所歸屬,方能告一段落。首問負責制指患者向醫院任意工作人員詢問時,都要給予圓滿答復,自己不能回答的要替患者問詢,直至患者得到滿意答復。首問負責制不僅是提高醫院服務質量的需要,也是醫療安全管理的需要,特別是急癥病人,可以及時得到指導性答復,以免延誤診治時機;反之,不負責任的答復會延誤診治,甚至造成惡劣后果,形成醫療糾紛。
4、嚴守病人隱私,尊重和維護病人的各種權利是醫師應盡的義務。
為患者保守秘密也是臨床診斷、治療的需要,只有患者無顧慮地向醫師提供病史,醫師才能對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明確診斷、確定病因和有效治療提供保證。如果不能嚴守病人隱私,不僅不利于診治,嚴重者還會給患者帶來社會輿論的壓力、人際關系的變化和沉重的心理負擔,引起糾紛。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患者在醫療活動中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平等醫療權、知情同意權、隱私權、訴訟權、部分免責權。醫務人員應充分了解和維護患者的各種權利、義務,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5、充分履行告知義務,正確對待知情同意書的簽字意見。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32條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尊重患者對自己的病情、診斷、治療的知情權利。在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時,應當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釋。因實施保護性醫療措施不宜向患者說明情況的,應當將有關情況通知患者家屬。”
《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第25條規定:“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同意書是指在實施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前,經治醫師向患者告知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相關情況,并由患者簽署同意檢查治療的醫學文書,內容包括特殊檢查、特殊治療項目名稱、目的、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風險,患者簽名、醫師簽名等。”目前常用的有住院病人授權委托書、住院病人離院責任書、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輸血同意書、特殊檢查治療申請同意書等。要求病員本人、家屬、主治醫師、科室主任、醫務科、分管院長逐級簽字、審批,病人本人因文化程度不能簽字者要求按指印,家屬簽字。 醫生向患者及家屬交待各種操作可能發生的危險及履行簽字手續,
一方面使患者理解臨床醫學的風險,另一方面醫生要針對這些風險,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和一旦發生意外的應急補救措施。而這一點有時在醫務人員中不能正確理解,以為只要患者、家屬簽字后就萬事大吉,就可以推卸責任和逃避風險,其實不然,即使履行了各種簽字手續,但醫務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只要有失誤和過錯,沒有按操作常規、程序進行,出現并發癥及不良后果,同樣不能免責。
臨床中還存在著同一疾病治療方法各異,或在學術上治療方案有爭議的情況,醫師在選擇時一定要講明利弊,充分征求患者及家屬意見,尊重其選擇權。同時醫師必須尊重醫學科學理論,提出傾向性意見以供患者參考。
6、重視醫療文件的書寫和保管。
醫療文件是醫護人員臨床思維的憑證,是診療過程中的原始記錄,有很強的書證作用;在醫療糾紛中,是進行技術鑒定、司法鑒定、分清責任的依據。一旦發生糾紛,醫療文件缺三丟四,勢必使當事人處在被動地位和承擔應有的責任。各種醫療文件應按照有關規定、法規書寫、保管,不得隨意變更、銷毀(病歷保存15年,普通、急診兒科處方保存1年,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藥品及戒毒藥品處方保留2年,麻醉藥品處方保留3年,輸血資料保存10年)。在病歷修改時要更加慎重,應按時間順序在病程記錄中詳細描述,不得在病歷中涂改或插寫。書寫過程中出現錯字時,應當用雙線劃在錯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蓋或去除原來的字跡。住院病歷各種記錄必須按要求及時、詳細記錄完成,特別是搶救記錄、會診記錄、手術記錄、麻醉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交接班記錄等。
7、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密切醫患關系。
患者需要被關懷、被尊重,需要了解診斷、治療信息,同時他們還會有對今后家庭、工作等問題的種種顧慮。這些都需要醫務人員很好地了解,予以解決或滿足。首先,醫護人員在接診時,必須著裝整潔,熱情主動,使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和依托感。在診治過程中要換位思維、設身處地地為患者提供溫馨、便利、安全、有效的服務。實踐證明,很多醫療糾紛的發生并非由于醫療技術,而是因為某種細節的服務不周,得不到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而致的。
綜上所訴,關于醫療糾紛如何防范和處理的問題,小編為您提供了以上兩個大方面的解決措施,即加強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管理和建立相應的機制,做好各種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和辦法,遇到醫療糾紛案件醫療機構也應該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查出真相,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處理醫療糾紛,維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程序分別是什么
鄭某醫療糾紛案
醫療糾紛處理要哪些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