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廣告(包括沙盤、售樓書等)陷阱
為了賣掉房子,開發商往往會在售樓廣告中(包括沙盤、售樓書等)對綠化、會館、學校、幼兒園、游泳池、健身房、車位、超市、容積率、樓房間距等配套設施做美好的描述,但對于這種承諾又不寫在合同里。結果當出現規劃變更、綠地變停車場、房屋底下有大水泵、道路開通遙遙無期等情況,買房人要求有一個說法時,開發商卻以規劃變更已經通過規劃部門批準為由,推卸責任,或以合同約定不清搪塞,消費者一般很難得到補償。房地產開發商或代理商就是利用購房者想當然地以為廣告內容都會寫入合同的心理,瞞天過海。結果,發生爭議、對簿公堂時,法官一般會以合同條款作為依據判斷是非曲直,而不完全是廣告。
規避:應到實地考察、保留廣告單、售樓書等宣傳資料,最好把廣告宣傳的內容全部載入正式的合同中。日后開發商若不兌現,這些資料可作為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有力憑證。
【陷阱二】內部認購造勢
許多開發商在樓盤預售前,喜歡搞內部認購,一為造勢,二為摸底,都是為預售作準備。而對于購房人來說,相對而言,內部認購的價格相對較低,有一定的吸引力。對此,本站編輯認為,由于內部認購行為政府不認可,也沒有納入管理,商品房的內部認購可能存在以下隱患:一是開發商還沒有繳清開發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導致將來難以取得房地產證;二是該商品房可能已經被開發商拿去抵押,將來購房人取得的不是完全的房屋所有權;三是由于內部認購合同沒有政府部門的登記備案,開發商可能會將房屋一樓多售。
規避:應選擇信譽好、實力雄厚、名牌大型樓盤,購房人切不可因為內部認購商品房的所謂價格優勢而麻痹大意。
【陷阱三】吞吃購房定金
在正式的商品房買賣談判中,因為對具體條款的爭議,不能簽訂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雙方進而轉為對購房人所繳款項是否視為定金,適用“定金罰則”而爭吵不休。對于認購書的法律性質,一般認為,如果認購書含有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如商品房的位置、樓層、總面積、單價、總價、簽訂正式預售合同的時間等,商品房認購書具有合同約束力,當事人違約要承擔違約責任。認購書中約定的款項應當視為解約定金,適用定金罰則。如果認購書沒有含有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則認購書只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意向書”,購房人所繳款項應當退回。
規避:交納房屋購買定金時,一定要看房本,看和中介公司介紹的信息是否相符,房屋情況和中介介紹的有出入的話,還可以借機“殺價”,謹防由于中介公司刊登房產信息失真,造成客戶違約,損失購房定金。貸款買房,交定金前最好做貸款預審。
【陷阱四】開發商把按揭做幌子
大部分開發商都在售樓廣告中寫明提供多少年的幾成按揭,并列出月供多少,以示供樓是件輕松的事情。有的購房人也以為簽了合同繳了部分房款,并提交了一系列按揭申請文件后,就可以放心等待入住了。實際上,提供按揭的是銀行而不是開發商,銀行對購房人資信進行調查后,可能不會批準提供按揭。實踐中也存在開發商把按揭作為一種銷售手段,明明沒有卻明目張膽地宣揚。如果銀行不批準按揭或根本就不存在按揭,而購房人已繳了一部分房款,那購房人則十分被動。比較好的方法是購房人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對按揭申請得不到批準時如何處理做一明確規定。
規避:購買前應先了解按揭的性質。
【陷阱四】特價陷阱
節假日,有些樓盤會打出讓人驚喜的“特價房”廣告。有些特價房是以“特價、低價”為幌子,吸引購房者的注意。一般來說,“特價房”大多是位置不佳、朝向采光不好、戶型結構存在問題的一些房子。
規避: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購房人要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房屋信息,一定要看仔細、權衡好性價比,不要被搶購的氣氛和誘人的價格所蠱惑。
【陷阱五】合同陷阱
一般情況下,開發商(售樓人員)會遞給客戶一份擬好的合同,合同會有許多空白的地方,有些地方是有待雙方確定后注入相關內容的,而有些選擇性填寫處可能還空著。這時,購房者往往以為該說的都已注明了,合同就算是完成了,殊不知就是這些空白處為開發商日后作弊提供了條件。
規避:看清楚補充協議的條款,特別是免除開發商義務,削減業主權利的條款,遇到空白處應填上對自己權益有利的內容。
【陷阱六】物業管理陷阱
房地產開發商強迫業主接受其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損害業主權益。
規避:一是購房者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對指定的物業管理公司服務期限超出一年的,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這屬于不合理的違反購房者意愿的附加條件;二是如果包括上述條款的房屋買賣合同已簽時,可以該條款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由,請求法院判決其無效。
【陷阱七】大力營造現場道具和售樓氣氛
為了制造一種銷售興旺的假象,開發商(售樓人員)往往會找來一些親戚、朋友到銷售現場做“托兒”,在銷售業績示意圖上偽裝得一片紅紅色標識代表已售單元,讓人覺得樓盤好賣、銷售興旺,從而引發客戶的購買欲望。
規避:一是購房者一定要據理力爭,明確告訴售樓小姐除非這套房,其他房都不要;二是要求查看合同和發票,看你選中的房子是否真的已經銷售;第三,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到房產交易中心查閱正確的房源銷售數字,以免跌入“搶購”陷阱。
【陷阱八】房屋面積前后不符
商品房銷售合同約定面積與實際面積發生差異的,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未做約定的,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不退房的,產權登記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補足;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產權歸買受人。產權登記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的(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返還買受人;絕對值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開發企業雙倍返還買受人。廣州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規定,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0.6%以內(含本數)的,買賣雙方不做任何補償。
規避:仔細了解房地產開發商的相關資質及開發手續,注意樓盤宣傳海報,重視“不可抗力”條款的約定。
【陷阱九】配套縮水
許多不良開發商在推樓盤時,往往會向你推介園區周邊配套規劃,幼兒園、高檔會所、小學、運動場、時尚商業街等等一應俱全,但由于開發商與購房者所簽的合同中往往沒有園區周邊配套規劃的內容,使得承諾的園區周邊配套成為一紙空文。
規避:購房者應冷靜分析各種配套設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如開發商提供免費交通車,能長期免費嗎?二是調查教育設施是否為教育行政部門所認可。三是看周圍是否有替換的配套設施。
【陷阱十】證照陷阱
一個合法正規的房地產開發商,必須具備齊全的“五證”、“二書”。所謂“五證”,是指《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熞步薪ㄉ韞こ炭工證、《商品房銷售熢な坌砜芍ぁ罰弧岸書”是指《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這也是法律對銷售方的基本要求。但在實踐中,有些開發商(售樓人員)為了掩蓋虛假情況,經常找借口不出示這些文件的原件,要么說正拿著相關文件在報批某項手續,要么就說文本放在離售樓處很遠的公司本部。售樓人員往往會先要求客戶簽訂認購書或合同,而客戶一旦交完定金或購房款,再有什么問題,開發商(售樓人員)便會即刻變臉,客戶再也見不到售樓人員在推銷房屋時那充滿春意的笑臉。
規避:購房時,需看開發商是否“五證”齊全,即《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開工許可證》、《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若不齊全,購房者購買后則可能拿不到房產證,商品房質量也得不到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林一律師,男,1981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為山東衡正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專注于房地產、建設施工合同、醫療過錯糾紛、公司破產清算等相關法律服務。 執業來,辦理多起醫療過錯糾紛、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相關案件,參與辦理山東義信重機制造有限公司、莒南縣信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藍澳印務包裝有限公司、臨沂昌泰印務包裝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結合破產實務經驗和問題撰寫的《偏頗性清償撤銷問題研究-以債務無人主觀態度為切入點》一文獲2017年山東省律師優秀論壇論文一等獎,受聘臨沂市首屆職工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先后擔任臨沂杰合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臨沂金正開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與各類型企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廣泛、良好的關系。
怎樣判斷既定事實婚姻
2020-12-08投保人的保單可以抵押債務嗎
2021-01-21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