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在每個地方每個醫院都有可能發生,規范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序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序是非常嚴格的。嚴格的制度也為醫療糾紛的處理指明了方向。醫療糾紛的處理必須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必須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嚴格的程序也是處理好醫療糾紛的保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具體的程序是什么。
一、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訴訟三種途徑。而現實中,訴訟往往是醫患雙方解決糾紛的首選途徑,患方在醫療糾紛中如何訴訟進行法律上的指導。
1、訴前準備工作。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應第一時間和醫務科聯系、投訴,要求復印診療病歷,并會同醫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歷(包括診治病歷、住院病歷、手術同意書、會診討論記錄等所有資料),向醫務科索要《醫療糾紛投訴表》回執。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選擇適用何種法律方式解決糾紛了。
2、訴訟。提起訴訟后,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經過質證的病歷將在第一次開庭后由法院移交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所以在首次開庭這一階段患方應把握好機會,認真仔細審查病歷資料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盡可能將對自己不利的病歷資料排除出有效證據之外。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這是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整個醫療糾紛訴訟的大局。說白了,打醫療糾紛訴訟其實就是打醫療事故鑒定!患方應認真對待,向專家小組提交的《陳述書》內容應盡可能詳細陳述醫療經過,同時著重指出醫方的醫療行為存在哪些過失,違反何種診療規范。醫鑒會的專家們其實也是各醫院的主任醫師、醫學教授,他們對醫院一方有著天性的維護,故患方在《陳述書》中應一針見血明了的指出醫方存在的診療過錯,不給專家小組回旋的余地;如果患方在《陳述書》中不能指出醫方明顯過錯的話,專家們往往也會睜只眼閉只眼作出對患方不利的鑒定結論,這就象民事訴訟中不訴不理的原則。
4、賠償款的確定。醫療事故鑒定結果出來后,如認為構成醫療事故,患方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定賠償款項,但要考慮到醫方的診療行為和患者出現的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多大的因果關系,來確定醫方應承擔的責任。如某患者被確診為癌癥晚期,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實,盡管醫方的診療失誤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但如要求醫方對患者的死亡負全部賠償責任也是不合理的,法院也不會支持。所以患方應實事求是的分析醫方過錯程度來確定賠償額,避免盲目索賠,導致自己承擔過多的訴訟費用。在更多的時候,醫療鑒定結論是認定醫方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這種情況下患方應如何索賠呢?本律師認為患方可靈活應用《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原則,舉證證明醫方的診療行為存在瑕疵并給患者造成人身損害的后果,以人身損害為由提起索賠。
醫療糾紛訴訟和普通民事訴訟不同,醫學原理和法律適用之間能否靈活運用,是患方能否得到最大利益保護的關鍵。所以,醫療糾紛訴訟中患方應考慮聘請一位精通醫療糾紛處理的律師代理相關法律事務。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衛生行政區部門作出處理決定——(不服)行政復議訴訟處理流程: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提起訴訟——第一次開庭(質證病歷)——委托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司法鑒定——再次開庭——判決——(不服)上訴醫療鑒定流程:醫患共同向市醫鑒會提起(或委托鑒定)——受理——交費——提交陳述書等材料——查看專家名錄——選出需回避的專家——專家隨機編號——抽號——組成專家鑒定組——患醫各陳述15分鐘——退庭——專家討論——出具醫鑒結論報告——(不服)向省醫鑒會提起再次鑒定。
二、醫院怎樣防范醫療糾紛
1、注意各種醫學文書、相關資料的書寫與保管
由于舉證責任倒置,醫院在糾紛出現或者訴訟時有舉證的責任,所以保存好各種資料就顯得至關重要。對此我們建議對以下幾方面嚴格要求:
①病歷保管方面,急門診病歷、住院病歷的保管,保持原始性。
②病歷記錄要完整、及時、真實。
③各種檢查報告單準確,正確發放和保管。
④各種同意書、委托書,患者拒絕治療、尸檢以及要求轉院的記錄保存完整。
⑤各種處方及藥品、一次性用品入庫的登記以及各種產品質量合格證、企業經營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等保存完整。
2、充分履行告知義務
我們建議醫院各臨床科室及廣大醫務人員在患者入院時要充分履行告知義務,具體要求有:
①、入院時患者疾病現狀的告知;
②、準備為其檢查的告知;
③、制訂治療方案及實施治療操作手術前的告知并簽字;
④、治療預后效果及并發癥的告知,可考慮簽定協議書;
⑤、術中改變術式,增加手術項目的告知并簽字;
⑥、病重、病危的及時告知,并下達通知書;
⑦、明確死因、尸解、處理尸體時間的告知并簽字。
3、提高服務質量,改善醫患關系
據報道“40%以上醫療糾紛與醫務人員缺乏愛心、同情心、責任心有關”。另有統計表明:導致醫療糾紛的五項構成(服務、技術、患方、費用、醫德醫風)中,服務原因占64.9%,由此說明服務質量與醫療糾紛密切相關,服務質量不高是醫患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人們的價值觀與消費觀發生了巨大變化,病人到醫院就醫已不僅滿足于疾病的施治,還要求有人格的尊重、人文的關懷、方便的服務、溫馨舒適的環境等,這些做到了,醫患矛盾相對較好地化解,醫療缺陷也容易得到患者的理解、諒解。患者得不到這些滿足,就容易誘發醫療糾紛。所以醫院應提升服務的理念,切實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改善服務態度,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提高服務病人的意識與技能。
4、 購買醫療執業責任保險,轉嫁醫療風險
醫療糾紛的發生給醫務人員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給醫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并且醫院正常工作秩序常受到沖擊,醫院管理者常常窮于接待、應付。醫院購買醫療執業責任保險可將部分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減少醫務人員的心理壓力和醫院管理者的工作壓力,使他們吃下“定心丹”,安心工作,同時也減少醫院的經濟損失。醫療執業責任保險可以為醫院及醫生提供有利的“事后保障”。
5、強化醫院應付醫療糾紛的能力
有必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醫院醫療糾紛處理制度,包括醫療糾紛匯報制度、醫療糾紛討論制度、醫療糾紛現場保護制度以及全院對醫療糾紛事件的迅速報告制度,行政、保衛部門應通力協作,對于臨床報告的醫療糾紛事件,應該迅速、及時趕到現場,處理糾紛,防止事態的惡化。
6、爭取社會力量的理解與支持
注意與法律界人士、新聞媒體的交流與溝通。一方面可增強法律意識,另一方面也可從司法實踐中得到法院對醫療糾紛反饋的信息,接受法律建議,及時發現醫務工作中的不足。有時新聞媒體不實的報道對醫療糾紛的處理起到了很大的負面作用,我們多注意與他們溝通,爭取他們對醫院的理解與支持,盡量使他們的報道客觀公正。
醫療糾紛沒有小問題,處理不好,再小的問題也會變成大問題。醫療糾紛的處理必須從源頭入手,分析原因,處理糾紛,此外還要對處理好的糾紛進行分析,分析糾紛發生的原因,為以后的醫療服務提供指導和參考。
如何進行醫療糾紛鑒定,要做哪些準備?
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處理協議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流程
2021-03-09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主合同找不到了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3-19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