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糾紛古來有之,對此我國政府機關的調解部門,以及醫療機構的負責人都對造醫患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但一直以來都效果甚微,近年來,在一些地區更有越演越烈的趨勢,但一些地區依舊采取了適當的措施對此進行了防范,在發生糾紛后也得到了有效的處理。
醫患問題存在的原因:
一、制度原因造成“看病貴、看病難”
①政府投入不足:衛生總支出占GDP的標準是衡量一國衛生投入的重要指標。世衛組織認為此數據的最低標準是5%。我國衛生總支出比例偏低,甚至低于非洲一些國家.政府的投入不足是長期的投入不足,個人付費比例偏高
②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的農村入口涌入城鎮,相應的配套設施卻比較滯后。以北京市為例,城6區集中了北京市三級醫院數量的91.04%,入口占了北京市的59.74%。大興、順義、平谷、懷柔、密云和延慶等6個區縣的381.6萬人在家門口沒有三級醫院可去
③就診機制不合理:英國、美國及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患者就診采用分級的預約方式,患者首先預約社區醫院的全科醫生(或家庭醫生)接診,社區醫院如果無法治療,則由接診醫生聯系轉診到上級醫院或??漆t院(圖1)。轉診機制可以減少患者排隊掛號以及候診的時間。而反觀我國的患者就診流程:患者聽說某專家好,直接到醫院排隊掛專家號。更有甚者不管什么頭疼腦熱都往大醫院跑。這樣的情況當然會讓看病變得很難。
④醫療商業化發展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下達承包任務時,強化經濟目標,弱化質量目標,導致了開大處方,濫檢查、亂收費等唯利是圖的不良行為,使整體醫療服務質量下降。反映在醫務人員身上,少數人產生了拜金主義思想,導致工作中不負責任,對病人冷漠,以職謀私,誘使病人送“紅包”,甚至勒索病人錢財。這些情況將最終導致醫患關系的嚴重惡化,從而產生醫患矛盾與沖突。
二、患者對醫院、醫生的期望值過高
部分患者對醫療診療工作和醫學知識缺乏了解,對一些營銷手段的夸大宣傳缺乏鑒別,忽視了醫療的高復雜性和高風險性,對醫療診療的效果期望值過高。
三、醫患溝通不足
缺乏溝通是引起醫患關系的重要原因。據統計,80%的醫患沖突直接雙方溝通不暢所致,即使其余20%與醫療技術有關的醫患沖突,也都與醫患溝通不到位密切相關。在醫患溝通中,醫護方起主要作用,他們不僅處于主導、強勢地位,習慣給患者家屬勸告與指令,不習慣讓患者家屬作為合作者參與診治過程,而且掌握著更多的信息,擁有更多的話語?;颊呤怯兴枷搿⒂懈星榈娜耍c正常人一樣需要被尊重、被理解,需要關心和幫助。患者家屬也是如此,當患者到醫院看病,患者家屬就希望獲得尊重,希望與醫務人員進行多方面的平等的交流,隸望獲很更多的信息,以減輕心理應激緊張狀態。例如患者花十幾小時排隊掛號,兩三句話就被大夫“打發”掉,心里難免不高興。
四、負面報道效應
網絡、媒體大肆報道的“八毛門”、“縫肛門”、砍死砍傷醫務人員的事件,往往在前期轟轟烈烈的聲討以后,后期的報道就銷聲匿跡了?!鞍嗣T”患兒最后被診斷確實患有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家長給醫院寫道歉信;“縫肛門”也經法院認定,縫肛被證實并不存在;砍死砍傷醫務人員的兇手處罰情況如何?這些事的最終結果卻鮮有媒體追蹤。負面信息造成醫患關系裂痕增大。
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出,醫患問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的投入不足、患者對就醫報的希望太大以及醫療變得商業化等都是造成醫患問題的原因。對于不同的原因,相關單位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改善,對醫患糾紛就行防范,同時,也需要制定一些處理糾紛的方案。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如何處理醫患關系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和外聘律師的區別
2021-03-01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國有土地上的私房,離婚后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
2021-02-17房屋評估價格對于房屋補償安置具有怎樣的作用
2021-01-19房屋拆遷產權調換有哪些法律要求
2021-01-30拆遷維權有期限嗎,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