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眾知情權與隱私權保護要求矛盾:
知情權賦予了普通公民進行民主參政、監督國家機關與國家官員的權利。作為國家主人的公民有權了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學歷、出身、行為背景、財產狀況、個人品德等狀況,因為只有通過對其活動和相關信息的了解,公民才有可能行使真正意義上的選舉權和罷免權。而作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當然希望自己的一些私人信息尤其是一些可能會降低其在公眾中形象的、損失其威望的信息不為公眾所知,此種情況是保護官員的隱私,還是傾向于公眾的知情權呢?
我們認為這種情況發生時應該以社會公共利益優先為原則,公共官員負有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的責任,他們的舉止言行、道德品質、能力水平、學歷資歷、態度觀點甚至家庭背景、婚姻愛情、私人交往、財產狀況等私生活都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甚至本身就成為社會公共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公眾對他們的這些情況應當享有知情權。因此,公民的知情權高于他們的隱私權,他們不能夠像普通公民那樣享有完整的隱私權。正如恩*斯所說:“個人隱私一般應受到保護,但當個人私事甚至陰私與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發生聯系的時候,個人的私事就已經不是一般意義的私事,而屬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受隱私權的保護,而成為歷史記載和新聞報道不可回避的內容?!盵17]對于不同種類、不同級別的政府官員和執政黨領導干部隱私權的保護程度,應視其具體情況而定:級別越高、權力越大,對其隱私權保護就越有限,“高官無隱私”,所強調也就是對高級別官員隱私權的限制問題。隱私權限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①行為背景的公開;②個人生活道德的檢點;③在公共事務中受到公眾無條件的關注與監督;④財產的申報與登記。
名人、社會公共人物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公眾人物本身同樣需要對自己隱私進行保護,作為公共人物應當享有作為公民應享有的最基本的隱私權,如其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私人生活不受監視、跟蹤等,但現實中一些追星族及新聞媒體的舉措往往打擾了這部分人正常人的寧靜生活,這樣,權利的沖突自然產生。事實上,公共人物所從事的活動一般都與公眾的生活相關,他們的一些隱私權已經成為公眾知情權的所指向的對象。社會公眾對這些新聞的關注是一種健康的欲望,公眾有權通過這種信息的獲得,來滿足自己的精神生活。當然,這里的公眾人物還包括那些“非自愿性的公共人物”,這些人在特定的情況下已與社會公共生活發生了聯系,因此,此類公眾人物的隱私同樣要加以限制。其實,我們所以主張對公眾人物的隱私加以限制,正是為了尋求一種利益的平衡,他們在特定的情況下隱私權必須讓度于公眾知情權。名人獲利于新聞媒體,放棄一部分隱私權是他們活動成功所應付出的代價。[18]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拉煙花爆竹如何處理
2021-03-13責任認定書簽訂后還需要調解嗎
2021-01-31公安行政處罰公告告知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1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