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辭員工博客上評論前公司上司被指侵權成被告
員工博客惹名譽權官司日常生活寫進文章評論前公司上司
李*蒙(化名)將自己的經歷編成小說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8月29日,李*蒙原所在公司**暖倍兒科技有限公司和兩名在文中被提到的經理告上西城法院,以李*蒙博客的文章侵犯名譽權為由,向他索賠7萬元。
李*蒙曾在該公司辦公室工作,后被調到庫房,在公司裁員時被辭退。這段經歷被他寫入小說,貼到博客上。文中稱公司總經理“松是一個干不了大事的人,因為他總愛計較一些小事兒。他不適合做領導……”稱公司物流經理“**貌奇丑……他的米老鼠面相給人一種非常不好的感覺”。文中還稱潘*跡是因為前物流經理與松發生口角,潘借題發揮,由此得到重任。
對于李*蒙在博客中的這些文章,**兒公司和兩名經理稱,該文捏造事實,憑主觀想象對公司和兩名經理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造成公司管理混亂、違法經營、經營不景氣的假相,損害了公司和兩名經理的名譽權。
李*蒙承認自己在博客中發表了該言論。他告訴記者,離職前他就喜歡把生活中的事寫下來,這些文字都是長年積累下來的,并非被辭退后的報復行為。但他也承認,原稿中寫的是實名,但在上傳博客時遺漏了幾處名字沒有改過來。“我也不知道算不算侵權,看判決吧。”李*蒙說。
專家說法
在博客發表文章須注意三點
網民常將對事件的看法,在單位的經歷寫入博客。博客在受到了贊譽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糾紛。從南大副教授陳*發狀告中國博客網站的“中國博客第一案”,到博客寫手沈陽狀告網民張某的中國第一起“博客告博客”案;再到**兒公司狀告前員工一案,博客侵權糾紛不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范-愉表示,博客侵權與張貼標語、在媒體發表不負責言論等其他形式侵權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借助方式手段不同。在博客上發表文章要注意三方面:寫的內容必須是事實;不能牽涉對方隱私;不能采用貶低、侮辱性語言描述。否則,受害人可以追究作者責任,嚴重侵權的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索賠和解的處理程序有哪些
2020-11-28對行政賠償數目不服要怎么做
2021-03-07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