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姓名權形式多樣化
3年勞動合同無從說起———2002年,本市人趙女士到一家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申請辦理了再就業優惠證,但當時并未實際領到該證。一年后,當她領取該證時,卻發現上面記載著她已于半年前被某公司錄用,而市勞動局備案登記中也記載她與某公司簽訂了3年期的勞動合同。對這一切毫不知情的趙女士很是氣憤,認為自己的姓名權被侵害。由此,趙女士將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的上級單位和錄用她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立即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并連帶賠償勞動報酬損失及各項保險費損失,打起了一場姓名權官司。
盜用他人姓名辦公司———在籌辦某貿易有限公司時,鐘某、吳某委托朋友楊某找中介公司辦理相關手續,并遞交了各自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后二人又決定不成立公司了,遂通過楊某告知中介公司取消登記。不料,張某和易某卻從中介公司購買了某貿易有限公司的名稱,于同年8月成立公司進行經營,并將鐘某列為法定代表人和董事,將吳某列為監事,注明注冊資本200萬元,鐘某出資60萬元,吳某出資140萬元。姓名被他人盜用辦公司,一旦出資不到位,被盜用姓名的人則要承擔出資不實的法律責任,并要承擔經營風險。當鐘、吳二人知悉上述情況后,隨即提起訴訟。法院經審理后,判令二被告停止侵害二原告的姓名權;通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變更公司的股東、法定代表人、董事成員、監事成員,消除在經營活動中不利于二原告的危險。
冒頂他人姓名上學———原告趙-敏(化名)與被告方-玲(化名)均是山東滕州某中學學生。畢業時,趙-敏超過了委培生的錄取分數線,濟寧某中專后將錄取通知書寄到了趙-敏所在學校。然而,成績并不合格的方-玲卻從學校將趙-敏的錄取通知書領走,并在父親的幫助下冒用趙-敏的名字上了濟寧某中專。畢業后,方-玲上班。而趙-敏不得不復讀、重新考學,畢業后還曾待業一年方才找到工作。在趙-敏知道當年方-玲冒名頂替上學的事后,憤而提起訴訟。這起案件經兩審審理,山東省高院終審認為,侵權行為是由方-玲父女、方-玲所在中學、當地教委的故意和濟寧某中專的過失造成的,這種行為從形式上表現為侵犯趙-敏的姓名權,其實質是侵犯趙-敏依照憲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上述各方對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應承擔民事責任,遂判決幾方被告賠償因侵權對原告趙-敏造成的各項損失,包括5萬元精神損害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合同法律顧問一般工資多少
2021-01-09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手續是什么
2021-03-05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