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是這樣的,甲在特定行業創業致富,擁有一家公司,其個人事跡很多媒體都有報道,乙是甲手下打工的,看到甲的成功,覺得有商機。于是成立了一家冠有甲個人姓名的公司,其經營范圍同甲。去年甲和乙成立的公司簽訂了一張合作協議。協議內容主要涉及將甲在某處的房子租賃給乙公司使用,并約定了乙公司盈利分配比例,若乙公司未盈利,甲應當貼給乙公司一定金額。在該協議實際履行中,甲未將房子租賃給乙公司,也未將盈利進行分配。乙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注重宣傳甲個人事跡,并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加盟商。現,甲起訴乙公司侵犯其姓名權,肖像權,要求賠償損失。
疑問一、本案如何定性,是姓名權、肖像權的侵犯,還是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二、有觀點認為甲是自然人,不是商事主體,因為他成立了公司在經營,所以真正的商事主體應當是甲的公司。所以本案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三、有觀點認為如果認定乙公司的成立屬于侵犯了甲的姓名權等,那么意味著工商登記部門也是權利的侵害者。對此,我個人不同意,因為工商部門只承擔形式審查義務。另外前段時間看到案例說,未滿18周歲的駕駛員肇事,被法院認定為無證駕駛,那么交通部門是不是也應當承擔其發證時審核不嚴的責任?挺有意思的案例。
四、在本案中被告抗辯稱,甲明知乙公司的存在,并與其簽訂有合作協議,可以推出甲是同意乙使用甲姓名注冊公司的。那么,對此,可否認為甲和乙公司之間簽訂有合作協議,意味著就是甲明示同意乙公司使用甲的姓名?明示,是不是一定要書面,明確闡明??
五、實踐中存在著整個店進行盤讓的事例,不但店的財產進行了轉讓,店的經營權也會隨之轉讓,雖然法律是不認可這種轉讓的。那么,可否認為,甲本意是將合作協議中的店面進行轉讓給乙公司,并從情理上推斷,也允許乙公司利用甲個人事跡進行一些操作?因此在合作協議中甲和乙公司有不能損害甲的名譽,且應當按時交納稅款等約定。
在案件的審理中,發現自己所知的真是太少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2021-01-01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承包合同到期未收回動遷怎么辦
2021-01-08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