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醫的處罰涉及刑事、民事和行政等領域,就目前現行的法律規定來看,非法行醫的處罰裁量基準尚無明確可用標準,我們只能通過分析非法行醫的性質和特征,并與相關法律法規相結合,綜合分析提出可行標準,在實踐中加以適用。下面律霸小編結合實踐中運用較多的做法,為您解答關于非法行醫處罰金額問題。
一、非法行醫處罰的法律規定
1.《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對于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藥品、器械,并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2.《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28條規定,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衛生技術工作的,并可處以 5000 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3《刑法》第336條的規定,非法行醫罪,是指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從事醫療活動,情節嚴重的行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實踐中的處罰金額的確定
1.根據違法情節的輕重,劃分情節輕微、情節較重和情節嚴重三個檔次分別裁量,分別處以3萬、7萬和10萬元的罰款。目前較多地市采取這種方法。
2.依據違法行為是否造成危害他人健康后果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裁量。具體為:對于未造成危害他人健康后果的,處 3 萬元罰款;對于違法行為造成了他人健康損害,并不嚴重的,處6萬元罰款;對于違法行未造成他人嚴重健康損害的,處10萬元罰款。
3.依據違法行為的持續時間來加以裁量。如對于實施非醫師行醫三個月以下的,處2萬元罰款;違法行為持續時間每增加一個月,增加1萬元罰款,最高不超過 10 萬元。
4.依據違法所得進行裁量。如通過對非法行醫獲得的違法所得進行認定后,結合執法實踐,將違法所得進行劃定不同的范圍,依據違法所得由低至高給予不同金額的罰款處罰。即,違法所得5000元以下的,處2萬元罰款,違法所得每增加5000元,罰款增加1萬元,最高不超過10萬元。
以上就是非法行醫處罰金額的相關內容。由于非法行醫的種類和形式多種多樣,法律、法規等對具體的違法行為也有不同的處罰規定,所以建議大家遇到類似問題時可以向有關機構做一下法律咨詢,確保在“非法行醫”案件處理中,更加嚴謹的處理案件,準確地適用法律,合理裁量處罰。
怎么對非法行醫罪量刑處罰
哪些情形下構成非法行醫
非法行醫致死最多賠償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