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劉*慶
原告張*國
被告孫*俊
被告《某某晚報》社
2004年8月20日傍晚,《某某晚報》社記者孫*俊外出采訪歸來,在東方廣場看到二原告劉*慶、張*國騎自行車撞倒一位70多歲的老人,二原告不但不賠禮道歉反而出言不遜,欺侮被撞老人。旁邊一位同志出于義憤、指責他們的不道德行為,二原告惱羞成怒,將該同志鼻子打傷,記者孫*俊見此情景,即用相機拍下該場面。第二天,《某某晚報》配以“如此英雄”的標題和說明在第四版“社會新聞”欄中登出了這張照片。報紙出版后,二原告的行為受到廣大群眾的指責,其所在單位也給予二人行政記大過處分。二原告認為記者未經他們同意拍攝并在報紙上登出他們的照片,侵犯了二原告的肖像權。為此,起訴法院,要求二被告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5000元。
[問題]
記者(本案被告)孫*俊和《某某晚報》社的行為是否侵犯了二原告的肖像權?
[簡析]
肖像權是人身權的一種,是指公民對通過攝影、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或者其他藝術形式在客觀上再現的自己形象所享有的專有權。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的肖像權受法律保護。本案中,被告拍攝不道德行為在報刊上登載,雖然是未經他人同意使用了他人肖像,但并非以營利為目的,而是運用社會輿論工具公開譴責和鞭策那種不道德的行為。因此,它不屬于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在我國,通過報紙、期刊等媒介,以登載其肖像權和姓名的方式,譴責行為人的不道德行為,教育廣大群眾遵紀守法,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社會秩序,也是新聞工作者和新聞單位的職責和權利。因此,本案二被告的行為不僅不是對二原告的肖像權的侵犯,而且是一種正義的合法行為。人民法院應該依法判決駁回二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子不用兒子扶養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1-29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權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
2021-02-12剛買的二手房要拆遷怎么辦理
2021-01-202020年全國的拆遷補償方案是統一的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