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調解需要哪些材料
當事人可到直接到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調解。醫患雙方申請調解的,應當填寫《調解申請書》,申請書也可由衛生行政部門代寫后,由當事人確認。患者已死亡的,可由其近親屬或繼承人代表提出申請。
除了提交申請書外,還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申請人民調解,患方需出示身份證明、就醫材料;
2、患者已死亡的,其近親屬或繼承人代表應當提交其他繼承人的授權委托證明;
3、醫方委托申請的,應當提交醫療機構出具的授權委托書。
二、衛生行政部門不受理調解的情形有哪些
1、法律、法規規定只能由專門機關管轄處理的,或者法律、法規禁止采用民間調解方式解決的;
2、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正在解決的;
3、一方當事人拒絕調解的;
4、已經調解終止,一方當事人再次申請調解的;
5、因非法行醫引起的醫療糾紛。
三、醫療事故賠償調解應遵循的原則
(一)自愿原則。
醫療事故賠償調解是條例關于解決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爭議的一種重要途徑,是醫療事故爭議解決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衛生行政部門是否進行調解,調解能否達成協議,都取決于醫患雙方當事人自愿同意,衛生行政部門不能強迫醫患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
自愿原則體現在:
第一,醫患雙方當事人是否選擇調解的自愿。選擇行政調解是醫患雙方當事人的一種權利,不是必須履行的義務。衛生行政部門是否進行調解要尊重當事人的選擇,而且這種選擇必須是醫患雙方共同自愿的意思表示,一方不自愿也不能進行調解。在調解過程中,一方表示不愿意繼續進行調解,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停止調解。
第二、醫患雙方當事人是否接受調解結果的自愿。醫療事故賠償調解涉及對民事權利的處分,應當由當事人自行決定,任何單位都無權干涉。衛生行政部門不能強迫任何一方當事人接受賠償數額的建議。
(二)合法原則。
衛生行政部門的調解活動和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調解過程中,醫患雙方在衛生行政部門的主持下,可以互諒互讓,可以妥協和讓步,但是對于賠償數額的確定,應當按照條例規定的標準和項目計算,應當公平合理,不能超過法律規定的限度。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損害國家和公共利益。
在對醫療糾紛進行處理的時候,調解只能說是其中一種方式,而調解也分為了多種情況,有什么行政調解、調解委員會調解、訴訟調解等等。而在對這類糾紛進行處理的時候,當事人之間可以協商解決的話,自然是最為有利的。在通過協商、調解、仲裁等方式還不能解決的話,可以去法院提起訴訟。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暫停上市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7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土地轉讓協議書規定
2021-02-21征地拆遷補償和戶口有關系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