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國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立法發展歷程作是什么
律師解答: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p>
相關法律知識: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將隱私歸入公民名譽權,使得個人隱私被侵害時,受害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1991年國務院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了受害人的近親屬可得到具有精神補償性質的死亡補償費。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定(試行)》第4條(安撫費)的規定,使得生命權受到侵害時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有了依據。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一次使用了“精神損害賠償”的概念,并規定了死者名譽受到損害時,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權利主體。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公布了《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解釋》總結多年的立法和司法經驗,并大膽借鑒國外先進立法,全面擴展了精神損害賠償的客體,把新中國人身的司法保護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標志我國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進入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
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睆亩_認了我國在婚姻家庭方面的精神損害賠償法律依據。
2004年5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第十八條規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找誰開,怎么開
2021-02-03掃黑辦尋釁滋事罪最輕怎么判
2021-02-03如何界定網絡小說侵權
2020-11-15復議調解后治安處罰能否撤銷
2020-12-30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農民工欠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6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