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歸國家和集體所有。依照法定程序,各個機構以及公民個人享有對土地的使用權,并依法可以對土地使用權進行出租。租賃土地時,雙方需要依法簽訂合同,那么,集體土地租賃合同最長期限有多久?請看下文。
一、農村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有哪些規定?
第一種情況土地出租最長可達七十年。
需要說明,承包土地跟土地出租是同一概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
第二十條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
該期限適用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屬于對特殊主體的特別規定。這種形式的承包政策性強,法律要求嚴格。
第二種情況土地出租最長可達二十年。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土地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條規定:“土地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土地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
二、農村集體土地出租超過20年的部分無效嗎?
處理該問題主要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辦法是:《農村土地承包法》作為土地承包方面的特別法,應當適用其規定。只要土地出租的期限不超過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即可。比如: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為15年,那么出租的期限不得超過15年。
第二種辦法是:應當執行《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條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的規定。所以除特別主體以外,其他一般主體訂立農村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不得超過20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綜上,針對特殊主體的特別規定,土地最長出租時間可達七十年,但是,一般情況來說,集體土地租賃合同最長期限為二十年,超過的部分是無效的。因此,在租賃集體土地是,需要謹慎對待,避免相關的法律風險。如還需了解可以繼續瀏覽下面的延伸部分。
農村集體土地租賃合同如何寫?
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集體土地租賃使用權轉讓機制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是登記生效嗎
2021-01-01消費者可以向行政部門投訴解決糾紛嗎
2020-11-14實現抵押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1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