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損害賠償協議公證,一般由當事人住所地或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申請時,當事人應當填寫公證申請表,并向公證處提交:
1.申請人的身份證件,代理人應提交本人的身份證件和授權委托書;
2.雙方草擬的人身損害賠償協議,當事人書寫協議有困難的,公證人員可根據當事人的意思代為書寫;
3.與損害事實有關的證明文件、診斷書、鑒定書、勘驗記錄等;
4.賠償所依據的法律文件,如用工關系證明等;5.其他與協議內容有關的證明材料。
辦理人身損害賠償協議公證應當重點審查:
1.當事人的身份、資格和民事行為能力;
2.查明損害事實發生的原因、責任、損害的范圍和結果等;
3.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4.協議內容是否完善,文字是否準確,簽名、印鑒是否齊全。對協議內容不完善、用詞不當的,公證員應當指導當事人進行修改。
因侵權行為的性質、內容、結果不同,賠償協議的內容也將有很大區別,但協議內容大致都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當事人的姓名(名稱、法定代表人、職務、住所)、性別、出生時間、住址等基本情況;
2.事情發生的經過和原因,所造成的損害結果及責任;
3.具體賠償辦法,如賠償的費用的數額、種類、標準等;
4.賠償給付的時間及給付方式;
5.賠償后的有關事宜,例如是否該事宜一次性處理等;
6,其他的約定事項。
在辦理人身損害協議公證中,因侵權行為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如雇傭、產品責任、高度危險作業、交通事故、環境污染、地面施工、建筑物、擱置物塌落、動物致人損害、承攬定作人過失等,涉及全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關系非常復雜。
為維護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減少公證風險,在辦理人身損害賠償協議公證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公證員必須熟知所涉案法律關系的性質、責任及后果,對容易混淆的如雇傭、承攬、勞動等行為進行準確地把握定型,對適用賠償的法律關系做到心中有數。
2.準確理解賠償權利人和義務人的范圍,避免因主體資格不對或不當造成協議無效。賠償權利人包括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賠償義務人包括因自己或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3.準確把握賠償的范圍、標準、數額,向當事人履行充分的告知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及有關規定,賠償的范圍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十三項,每項應當賠償多少,和當事人一一解釋計算清楚,當和當事人協議的數額不相符合時,查明當事人是否出于自愿,避免當事人以不知情反悔,造成因重大誤解原因致協議無效。
4.賠償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對屬于刑事責任的,不能以賠代刑,借索賠之際進行敲詐勒索的,也應嚴格禁止。5.必須查明事實真相和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該事宜一次性處理的,協議應予以明示,嚴防當事人弄虛作假和日后反悔,釀成新的糾紛。
知識延伸:公證
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公證制度是國家司法制度的組成部分,是國家預防糾紛、維護法制、鞏固法律秩序的一種司法手段。公證機構的證明活動與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活動不同。前者是在發生民事爭議之前,對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給予認可,借以防止糾紛,減少訴訟。它不能為當事人解決爭議;而人民法院的訴訟活動,則是在發生民事權益糾紛并由當事人起訴之后進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交通事故怎樣選定管轄法院
2020-11-15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棚戶區拆遷補償和正常房屋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15宅基地沒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8拆遷補償收入企業所得稅繳納哪些
2021-01-05農村拆遷人員安置補償方法有哪些
2021-02-07房屋拆遷過渡費補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