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借名買房而引發的法律糾紛層出不窮,掌握有關法律知識很有必要。那么,借名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借名買房的合同效力又是怎樣?下文將就此問題展開分析與討論,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借名買房的法律風險
首先,如果登記購房人反悔,出資人不能證明雙方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和支付購房款的事實,要想取得房屋產權或收回購房款都很困難;
其次,如果登記購房人有對外債務,債權人可以要求法院查封并拍賣該房產;
再次,如果名義產權人意外死亡,該房屋可能會因為繼承關系而被其他人繼承;
最后,如果銀行最后查實實際購房人與借款人不是同一個人,銀行也可以依據貸款合同的有關規定,要求提前解除貸款合同。
在這些情況下,出資人很難得到房屋,而可能只有要求返還房價款、違約金,不能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取得房產。而且,即使登記產權人不存在任何違約及有違誠信的行為,那么將登記產權人名下的房屋轉移登記到真正的產權人名下也要負擔相應的稅費。
二、借名買房合同的效力問題
在借名買房的背后,實際出資人會與登記購房人簽訂相應的房屋買賣合同,以保證自己能夠取得所購買的房屋,該合同的有效性對實際出資人是否能夠取得房屋或者最大化的保護自身的利益至關重要。對于雙方在幕后簽訂買賣合同的有效性需要具體分析。
1、借名購房一般的商品房,該買賣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合同。
意思自治是我國合同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任何人有權依據《合同法》有關委托代理方面的規定,委托他人代理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其中當然包括代理買賣房屋。如果不存在惡意規避法律或者政策的行為,雙方當事人自愿簽署的借名買房合同合法有效,應具有法律效力。實際出資人可以以雙方簽訂的合同,要求登記購房人將所購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
2、借名購買經濟適用房等特殊房屋的合同效力
對于該類合同的效力,我國不同法院有不同的認識,有的法院認為該類合同為無效合同,理由是雙方當事人,尤其是實際出資人存在惡意規避法律或國家政策的行為,屬于《合同法》中關于違反法律規定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無效合同情形,其簽訂合同的標的是買賣某種特定的購房資格,而非房屋本身,應當認定為無效。
而有的則認為,我國《合同法》明確規定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才屬無效,而關于經濟適用房上市交易的相關規定不屬于法律,亦不屬于法規,從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的角度出發,該類合同不應判歸無效,合同雙方如果能夠按照規定補繳稅收,合同仍應屬有效。因兩種觀點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導致法院在裁判此類案件時陷入了困境。
“借名買房”者,一定要認清楚所購房屋的性質,如果是拆遷房、安置房、經濟適用房等有政策限制交易條件的房產,那么最好不要購買,以免一旦發生糾紛,造成最后落得房財兩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話辱罵他人怎么處理
2021-02-27聘請律師有哪些手續,怎么請律師
2021-01-28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土地流轉協議要交押金合理嗎
2021-03-02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這幾件事,你可能正在做
2020-11-09拆遷獎勵時間過了怎么辦
2021-01-10拆遷房怎樣辦理房產證
2020-11-27農村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31娘家是房子拆遷戶口遷走了可以要點補償嗎
2020-12-30城鎮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06寧海縣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2020-11-21房屋被偷拆,拆遷戶起訴誰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