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
(一)對財產損害的賠償
財產損害可以分為所受損害和所失利益。前者也稱積極的損害,是指現有財產的直接減少后者也即消極的損害,是指本來應當獲得的利益而未能獲得,對于所失利益的確定,可以有多種方法。一是根據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所能預期獲得的利益來進行計算。采取此種方法需要“于加害行為時存在,而依吾人之智識經驗可得而知及為債務人所知之通常或特別情事為基礎,依其自然發展,一般可得預期之利益,其利益于原因事實,視有相當因果關系。二是根據受害人的特殊情況來計算所失利益的損失。隱私權雖無直接財產內容,但卻對民事主體獲取財產利益有著很大的影響。對隱私權的侵害往往會妨礙權利人根據隱私信息取得其本應取得的財產利益。賠償受害人的消極損害就是對這部分可得財產利益的補償。
(二)對非財產損害的賠償
所謂非財產損害,是指賠償權利人所遭受的財產損害以外的損害。它主要是指精神損害,是指侵害隱私權等使受害人在精神上產生恐懼、悲傷、怨憤、絕望、羞辱等痛苦。精神損害具有無形性,不能以金錢來計算和衡量。在我國民法理論界,非財產損害也被稱為精神損害,但這種提法并不周延,非財產損害賠償包括了精神損害賠償。
我國目前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的有關規定處理。《解釋》第2條規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有權獲得司法救濟。據此及相關規定,侵害隱私權的民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除此之外,還應包括損害賠償。損害賠償分為精神損害賠償和財產利益損害賠償。對于精神損害賠償應依據《解釋》第8條、第10條規定,即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其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二侵權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對于財產利益損害,應按全部賠償的原則,予以全部賠償。
(三)非以財產賠償提供的救濟方式
除了金錢賠償以外,我國《民法通則》還規定了幾種財產以外的賠償方式: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這些賠償方式作為民事侵權行為的一般救濟方式普遍存在于侵權行為法的規定之中,其本身具有金錢所不能替代的救濟性,因此將長期存在于民事法律的規定之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戶有損失怎么辦
2021-01-14施工中道路損壞需要賠償嗎
2020-11-14和現役軍人結婚對女方有法律保護嗎
2021-01-2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如何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夫妻個人債務
2020-12-21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