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路邊散落他人的財物,比如水果蔬菜或者是貨物,一大群人就跑來哄搶,但是這種行為其實是違法的,他不僅僅有違社會公序良俗,同時也違反了治安管理秩序。當哄搶人在哄搶過程中受傷的,可以請求他人賠償嗎?
所謂侵權行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二是指行為人雖無過錯,但法律特別規定應對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民事侵權行為的一般構成要件包括:
1.加害行為。指行為人做出的致他人民事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
2.損害事實。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造成的不利影響。
3.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所謂因果關系,是指社會現象之間的一種客觀聯系,即一種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必然引起另一種現象的發生。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主觀過錯是行為人決定其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
參與哄搶散落財物有違公序良俗,而且是違法行為。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的簡稱。公序,即社會一般利益,包括國家利益、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良俗,即一般道德觀念或良好道德風尚,包括社會公德、商業道德和社會良好風尚。民法通則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第五十八條規定,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所謂“社會公德”及“社會公共利益”在性質和作用上即屬于公序良俗范疇。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對于哄搶國家集體、個人財物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人,予以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單處或者并處二百元以下罰款。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條更是規定,聚眾哄搶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