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疫情如何讓房東免租?
根據法律規定疫情可以通過和房東進行合情合理的協商,讓房東進行免租。承租人要求減免疫情期間租金,實質上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客觀情況,要求變更合同關于租金支付的約定,或者說要求免除部分支付租金的責任。
前一種主張可能的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關于情勢變更制度的規定,即:“合同成立以后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于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于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以下簡稱“情勢變更制度”)。
后一種主張可能的法律依據是《合同法》關于不可抗力的規定,即:“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以下簡稱“不可抗力制度”)。
那么,承租人能否援引上述兩項制度中的某一項以實現疫情期間減免租金的訴求呢?我們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突如其來,在形式上符合“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但是對合同履行的影響存在差異,因此不能一刀切地認為都符合情勢變更制度或不可抗力制度,而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間依法做好人民法院相關審判、執行工作的通知》(法〔2003〕72號,2013年4月8日失效),根據疫情對合同履行的影響程度的不同而做出不同處理(之后最高院可能會就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合同糾紛案件處理標準出具有效規定,以此為準)。
此外,我們注意到,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期間為保持社會穩定,有政府部門還就疫情期間減免租金事宜出具了規定,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政發〔2003〕14號文中規定“商業、服務業、餐飲業、娛樂場所等受非典型肺炎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減免租金30%”。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地政府部門也有可能就租金減免事宜出具相應規定,可予以持續關注。
二、減免租金如何說出口?
與出租人協商免除停用或停業期間的租金、降低疫情防控期間的租金,各類承租人的說辭可以區別對待:
(1)針對影劇院、歌舞娛樂場所、網吧、浴室、餐飲等,因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而必須全面停止營業的行業承租人,可以就本次疫情屬于不可抗力出現的情況下,已導致合同目的無法正常實現,結合租期的長短等綜合因素,提出租金減免、延長租期或解除租賃合同等主張。
(2)針對非必須停止營業的行業,如賓館、商超或租用廠房的生產制造類企業承租人,雖然不足以認定為因疫情導致合同無法履行,但可以視影響程度,適用以上所述情勢變更制度的情形,基于公平原則,提出租金減免、延長租期或解除協議等主張。
(3)針對非經營性居住用房的承租人,如承租人春節回老家過年,因疫情延長春節假期、遲延復工或因疫情防控措施導致無法如期回到住處,考慮到遲延復工、疫情防控等不可抗力情形,且并未實際使用房屋,在此期間,承租人可以以此提出適當減免租金、延長租期,或根據情況,提出解除合同。
其次,特別針對經營性承租人,可以表示疫情即使結束了,但大家的信心和市場恢復需要更多的時間,業績必將在一定時期內難以增長,從公平和共贏的角度應考慮降低租金水平。
疫情期間,很多人員對于房屋租金都表示非常的難以接受,主要還是因為在這段時間當中都沒有居住這個房間,但仍然是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費用,所以想要和房東進行合理的協商,進行一些房屋租金減免的約定,這如果房東同意完全可以。
疫情期間大量倒賣假口罩犯法嗎
隱瞞疫情導致傳染人員增多怎么辦
搶奪用于防控疫情的物資怎么量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行使中的問題
2021-03-16房子被法院查封還能住嗎,查封的手續
2020-11-20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