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疫情期間關于減免租金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疫情期間關于減免租金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根據我國《民法總則》以及《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疫情”本身屬于典型的不可抗力,但應當根據影響大小、因果關系等因素在個案中靈活適用。對此最高院早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期間就作出了明確的指導性意見,在此不在贅述。因此在一定條件下,承租人可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之規定,要求減免租金。
疫情屬于不可抗力并無疑問,但是否影響到租賃合同的實際履行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如政府未強制關停,但是經營確受疫情影響,且繼續經營可能會造成人群聚集、疫情傳播且明顯對承租人不利的場所,如酒吧、舞廳、酒樓等,如此時承租人選擇不繼續使用租賃房屋,則承租人也可根據公平原則或情勢變更來要求減免部分租金。
二、《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期限。感染新型肺炎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可展期一年,繼續享受財政貼息支持。對感染新型肺炎或受疫情影響受損的出險理賠客戶,金融機構要優先處理,適當擴展責任范圍,應賠盡賠。
1、轉移財產所有權的合同。
主要是買賣合同,表現為債務履行期限在非典型肺炎疫情發作期間,因債務人員工患非典型肺炎住院或被隔離、工廠轉產等原因不能如期交付;或債務人本人患非典型肺炎住院、被隔離,無法如期履行合同。
2、轉移財產使用權的合同。
主要是租賃、承包酒店、旅店、商場從事餐飲服務業的合同。承租人、承包人以非典型肺炎疫情發作期間客流量銳減為由要求出租人、發包人減免租金、承包金。
3、提供勞務、服務為內容的合同。
提供勞務類合同主要是指那些依附于債務人人身的合同,如演出合同、出版合同、勞動合同、雇傭合同等。
疫情期間,由于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和活動,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需要特殊對待,公司企業生產困難的在這段時間當中都不能夠繼續的從事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導致他們的收入是非常低所以在租金可以減免,但需要根據相關情況來進行認定。
搶奪用于防控疫情的物資怎么量刑
疫情期間酒店是否可以免費退嗎?
因疫情未能按時返崗的職工如何發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的刑事案件律師費
2020-12-30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免賠額的形式有幾種
2021-03-24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