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減免租金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疫情期間減免租金主要是根據我國《民法總則》以及《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疫情”本身屬于典型的不可抗力,但應當根據影響大小、因果關系等因素在個案中靈活適用。對此最高院早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期間就作出了明確的指導性意見,在此不在贅述。因此在一定條件下,承租人可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之規定,要求減免租金。疫情屬于不可抗力并無疑問,但是否影響到租賃合同的實際履行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如政府未強制關停,但是經營確受疫情影響,且繼續經營可能會造成人群聚集、疫情傳播且明顯對承租人不利的場所,如酒吧、舞廳、酒樓等,如此時承租人選擇不繼續使用租賃房屋,則承租人也可根據公平原則或情勢變更來要求減免部分租金。
二、減免租金的具體因素
(一)不可抗力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條以及《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同時,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不可抗力屬于法定的免責事由,不歸責于當事人,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因此,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是直接免責,并通過變更或解除合同解決不可抗力帶來的不利影響。
(二)公平原則或情勢變更
根據《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情勢變更原則即合同成立以后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于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于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因此,情勢變更的法律后果是基于公平原則變更或解除合同。
對于疫情期間的租金的具體適用情況,應當基于實際來進行合法的處理,特別是對于不同的原因導致的,還需要區別不同的情況來進行合法的判定,當事人也可以合法的向承租人要求減免租金,但需要提供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導致的證據。
因疫情未能按時返崗的職工如何發工資
傳播虛假疫情消息構成造謠罪嗎
故意隱瞞疫情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6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