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據媒體報道,昨日廣州市花都區法院審理了兩年前的一件打賭意外溺死案。2014年2月,年過六旬的劉某良與劉某華是同村好友,二人閑聊時打賭游泳,約定劉某良若能橫渡池塘,劉某華就給1000元。不料,一時沖動的劉某良跳進水里,在游泳過程中溺亡。事后,劉某良的妻兒將劉某華告上法庭,索賠70多萬元。該院審理后判定劉某華擔責兩成賠償14萬余元。劉某華不服提出上訴,廣州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庭審中,劉某華表示對劉某良的死亡“感到很難過”,但自己對劉某良的死亡沒有過失更沒有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請法院駁回所有訴請。劉某華辯稱,他沒有和劉某良打賭,他只是敷衍了劉某良幾句,之后,劉某良就往外走。劉某華告知其要給兒子打電話,便沒有跟著劉某良走到魚塘邊,但劉某良很快跳進魚塘,他也有叫人去救劉某良。
法院審理后指出,劉某華與死者對于打賭的內容以及金額進行了約定。而且,從案外人的筆錄可推斷,若如劉某華所述只是敷衍,則他有足夠的時間阻攔劉某良游泳。為此,對于劉某華的辯稱法院不予采納。
而劉某良年齡已超過60歲,他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清楚知悉自己的身體狀態,但仍然下水游泳而產生嚴重后果,存在較大過錯。另一方面,劉某華明知事發池塘的長度與深度,仍與劉某良打賭,是對該打賭行為危險性的疏忽及懈怠,從而導致劉某良死亡后果的發生。
故此,劉某華的行為存在過錯,法院認定劉某華應對打賭造成劉某良死亡的后果承擔20%的民事賠償責任,賠償共計14萬余元。
【法律解讀】
根據現有的情況分析,死者是有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酒后打賭游泳應當預見該行為具有危險性,但其依然參與打賭,最終導致溺亡,其主觀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本身存在過錯,自身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在另一個層面上,其余參與打賭的朋友亦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死者酒后打賭游泳的行為不但不勸阻,反而參與,在主觀上亦是放任了危害結果的發生,也應該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