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有哪些方式
《民法總則》
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七十九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方式有哪些
1.侮辱行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語言、文字、漫畫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
侮辱的表現形式有:(1)以口頭語言或動作(非暴力)侮辱他人。(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3)以書面語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誹謗行為
誹謗,是指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地散布虛假事實,貶損他人名譽的行為。所謂“故意”,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構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達到貶損他人名譽而仍然散布的行為;所謂“過失”,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假的,但因可以達到攻擊目的而貶損他人名譽或因好奇而散布、傳播的行為。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不是虛假的,散布這些事實涉及隱私,其目的是為了貶損其名譽的,亦可因泄漏個人隱私貶損他人名譽而承擔侵權責任。
誹謗的表現形式有:(1)語言誹謗。如通過口頭語言將捏造的事實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2)文字、漫畫誹謗。如通過撰寫文章或繪制漫畫,捏造事實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3.新聞報道嚴重失實
新聞報道失實,是指新聞報道與事實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損,則應視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考慮到新聞的時效性,新聞報道存在一些差錯也在所難免,故新聞報道中出現一般性的失實,可不作侵害名譽權處理。只有在新聞報道中嚴重失實并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才視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4.評論嚴重不當
評論嚴重不當,是指對某人或某事的評論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的情形。評論嚴重不當,且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基于言論自由的理念,對評論予以苛責也不合適。因此,如果評論僅僅是用語不當或遣詞造句不確切,且無故意或過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和用語時,不能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如仍有疑問,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應承擔什么義務
2021-02-20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死緩在哪里服刑
2020-11-26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