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檢法機關在偵辦非法集資案件的時候會發現,只要涉及到非法集資,肯定不是一個人就能夠達到犯罪嫌疑人所期望的犯罪目的的。也就是說,實際上在非法集資的過程當中是存在經辦人的,也就是所謂的非法集資的經辦人。那么關于非法集資的經辦人是否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呢?
非法集資的經辦人是否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經辦人一般不承擔相應還款責任,如果明知存在非法集資,則可能構成非法集資的共犯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
第三條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3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50人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100人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對象500人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250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以行為人所吸收的資金全額計算。案發前后已歸還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酌情考慮。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能夠及時清退所吸收資金,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情節顯著輕微的,不作為犯罪處理。
我國法律當中明確的規定,非法集資的經辦人雖然一般不承擔還款責任,但是非法集資的經辦人如果在經辦的過程當中,明明知道是存在著非法集資這種行為的話,那么最后我國法院在處理非法集資的經辦人的時候,會按照非法集資罪當中的共犯進行處理。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是具體要結合經辦人在非法集資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樣的。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關系中合法權益有哪些
2021-01-17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