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規制
(一)立法規制
目前雖無一部完整的法律專門對商品房預售的免責條款進行規定,但依舊可以從相關散見的法律中,對免責條款訂入商品房預售合同的條件、有效無效的要件、解釋規則、無效或被撤銷后的法律后果等找到相關法律依據,當然還須進一步加強立法使之呈系統性、規范性。
(二)司法規制
司法規制對于保證購房者免受不公平免責條款的侵害起著重要作用。具體內容包括:
(1)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可以對有爭議的免責條款進行解釋;
(2)依法撤銷商品房預售合同中違反民法基本原則及損害相對人利益的免責條款;格式合同中免責條款被撤銷或被確認無效,不影響其他條款的效力;
(3)依法審查、撤銷、變更行政部門制訂或認可的格式合同中的免責條款。
(4)當行業規定與法律規定沖突時,嚴格適用法律規定。
(三)行政規制
行政規制對于避免和糾正不公平的免責條款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房地產管理機關在免責條款規制方面的職能包括:
(1)事先審查。即在商品房預售合同進行登記時,站在公平的角度對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免責條款進行審查、指導、提供修改建議。
(2)事后監督。即在商品房預售合同簽訂后,監督開發商依約進行工程建設,不能隨便以免責事由拒絕或拖延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
(3)對使用不公平免責條款的銷售商進行行政處罰。
(四)社會團體規制
購房者可以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預購方與預售方的糾紛。消費者協會還可以建議銷售商停止使用對購房人不公平的免責條款。社會團體規制其實是起社會監督的作用。
綜上,在商品房預售合同中訂立免責條款以分散風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然而免責條款決不能成為開發商逃避責任的避風港。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規范免責條款已使得購房者的利益受到損害,因此,有必要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從立法、司法、行政等多角度對免責條款進行規范。
購房者須明確哪些屬于免責條款、什么樣的免責條款合法有效,通過提請注意等程序性的規定等來保障自己的權益。相信,通過法律的完備、購房者法律意識的覺醒及社會各方面的努力,不公平的免責條款將會在商品房預售合同中逐漸減少,直至消失。如果在買房方面還有什么疑問,或者遇到的問題較為復雜,可以向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什么規定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