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只有《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講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二、隱私權的特征是什么
(1)隱私權的主體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業法人的秘密(實際上即商業秘密)。商業秘密不具有隱私所具有的有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本質屬性。
(2)隱私權的客體包括個人活動、個人信息和個人領域。
(3)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根據隱私權的特征,就目前國內外學者的通說,隱私權有以下四項權利:
(1)隱私隱瞞權。隱私隱瞞權是指權利主體對于自己的隱私進行隱瞞,不為人所知的權利。
(2)隱私利用權。隱私利用權是指自然人對于自己的隱私權積極利用,以滿足自己精神,物質等方面需要的權利。
(3)隱私維護權。隱私維護權是指隱私權主體對于自己的隱私權所享有是維護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法侵犯時可以尋求公力與私力救濟。
(4)隱私支配權。隱私支配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隱私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支配。其隱私,以從事各種滿足自身需要的活動。如利用個人的生活情報資料撰寫自傳、利用自身形象或形體供繪畫或攝影的需要等。對這些活動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隱私的利用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權利不得濫用。例如利用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制作淫穢物品,即應認定為非法利用隱私,從而構成違法行為。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上文所說的十種行為就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希望小編帶來的內容能夠對您有所幫助。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什么疑問或者向了解其他隱私權方面的在知識,也歡迎您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蓋章和簽字效力一樣嗎
2020-12-31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非上市公司收購股權轉讓要繳稅嗎
2021-01-12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