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隱私保護制度
個人信息的保護有賴于保護體系的建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立法構想為個人信息提供了行政法的保護依據,然而就私權保護而言,民法保護方式必不可少。筆者認為,在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時,應結合個人信息的不同類別進行考慮。1995年的5歐盟個人數據保護指令6根據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將個人信息區分為敏感個人信息和瑣-碎個人信息[5]。敏感個人信息指信息主體較為在意且大多數情況下不愿為他人所知的信息,與隱私具有相通之處;瑣-碎個人信息則指與個人有關聯但較少涉及主觀敏感的信息,這類信息的收集、利用和處理往往不需經過權利主體明確許可,也無須采用特別保護規則與措施。民法應對私密信息和一般可公開信息提供不同的保護方式。
將個人私密信息作為隱私權加以保護是理想的保護模式。私密信息是隱私權的保護內容之一,從歸屬上看會產生隱私與個人信息的競合,既可以將其歸入隱私之列,也不能否認其為個人信息的性質。相比于使用個人信息的一般規則進行保護,將私密信息歸入隱私權的保護范疇,使其接受獨特的隱私保護顯然更為合適。如此制度安排則需要以隱私權保護的完善為前提,因此在我國未來民事立法中,尤其是民法典的制定中,應改變將隱私權作為名譽權保護的
個人信息隱私權保護的必要性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們每個人從生到死的所有信息都將會留下痕跡,尤其是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對私人信息進行了大量的收集儲存和利用,使得我們在公權力面前的個人生活越來越暴露。于是以前不被我國法律認可的隱私權的法律地位開始逐步上升,從普通私權利演變為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切實的對個人隱私權加以保護已經成為人們追求安寧生活的迫切愿望,同時也是基于以下一些因素的考慮:
1.1依法治國的國策需要。個人信息作為法律上的民事主體隱私權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理所應當的得到法律的保護。而且,由于個人信息隱私權中包含了個人幾乎所有的信息,包括生活狀況、財產情況以及工作崗位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雖然都集中反映了私人利益,但是其中也難免會間接涉及到一些公共利益,因此要求國家嚴禁非法獲取個人信息以及個人信息的非法轉讓,不僅是對個人隱私權的保護,同時也是對公共利益損害的有效防范。
1.2政府信息公開的前提。政府信息公開是公民對自身政治權利保障、依法行使監督權和知情權的重要途徑。對于公民來說,政府信息中相當一部分都具有公共財產的性質。合理地規制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個人隱私權,是政務有效公開的前提條件。
1.3網絡資源共享的途徑。在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尊重公民的隱私權,但另一方面又不能阻礙正常的信息流通。個人的相關信息已經成為了獲取其他網絡資源的基礎,這些信息對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但是為了能夠獲取網絡資源,我們不得不做出妥協。因此,有效防止網絡中個人信息的泄露,是安全地進行網絡資源共享的一個重要環節。
完善我國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模式與制度
鑒于我國目前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的現狀,結合我國的國情,對于我國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模式和隱私權的法律保護制度,本文做了以下的一些完善措施:
3.1統一立法模式下逐步完善個人信息保護體系。面對分散與諸多法律中的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條文,本文認為應該加以清理匯編,把這些條文在其他法律部門中抽離出來,形成一部專門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我國應主要通過國家的立法方式完成立法,制定單行法律輔助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盡量減少行業自律組織的行業規范,加強法律規范的法律地位。但是并不排除設定行業自律組織的設立,要求個人信息控制人做出單方承諾,倡導行業自律的重要性。在法律中明確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的基本原則和具體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相應的救濟措施和賠償措施。在國家的統一立法模式下完善的公民個人信息隱私權的保護體制,已經成為了法治國家基本國策和建立法治國家的必然選擇。
3.2強化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在進行信息填寫的時候都不注意所填寫的信息與所進行的行為的相關度有多大,很隨意的就將本不需要填寫的信息透漏給了不法商家,當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才如夢初醒,但已經為時晚矣。公民在生活中要自覺的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強化個人隱私權的保護觀念。
3.3建立專門的信息收集監督組織、鼓勵行業自律。我們在通過國家立法和強化公民自我防范意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到,信息收集的監督和行業自律組織的重要作用。監督是最好的防止權利受侵害的方式,建立一個由政府或者行業自律組織管理的信息收集監督機構,對各行業的信息收集做全面的檢查和監控,從根本上解決個人信息的泄漏問題。
另外,還應該鼓勵行業自律組織強化對所屬行業的管理,要求經營者在收集個人信息前必須向信息提供主體做詳細的說明并征得授權或同意后才可以使用信息。明確告知修改與更新信息內容的程序,對個人信息資料的保存盡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建立安全措施,以防止個人信息資料被不法使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個人隱私保護制度”。每一個公私機構,每一次交互行為,都在產生數據、收集數據、存儲數據。然而,與這種天量的數據儲備不相匹配的是,我們遠未找到一套成熟的機制或方法,來對之進行有效的約束與管理。這些都無時無刻在著我們的個人隱私。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處分權的債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11工商局侵權認定錯誤如何賠償
2021-01-07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