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150條還規(guī)定:“出賣人就交付的標的物,負有保證第三人不得向買受人主張任何權利的義務,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庇纱丝梢姡鲑u人如不能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不能擔保標的物權利瑕疵的,則為違約行為,它以買賣合同有效為前提,若無處分權人處分標的物而處分權人拒絕追認,買賣合同無效,如何追究無處分權的出賣人的權利瑕疵擔保責任。
我國《物權法》第106條規(guī)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時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囊训怯洠恍枰怯浀囊呀?jīng)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照前款規(guī)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guī)定?!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9條規(guī)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xù)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這是對無處分權行為中物權變動原則及債權關系認定的規(guī)范,它們既保護原權利人的“靜態(tài)安全”,又顧全第三人的“動態(tài)”交易,這樣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制度之間的價值選擇與貫徹存在一定矛盾。
2012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使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贝藯l文是對無處分權情形下買賣合同效力及違約救濟之規(guī)定,旨在解決司法實踐中出賣人以無處分權為由惡意主張合同無效導致買受人權利救濟陷入困境的問題,也是我國對無權處分合同效力最明確的規(guī)范,然而,此規(guī)范適用范圍之買賣合同是否僅指商事糾紛中動產之買賣,能否囊括不動產之買賣,尚未能明確。
縱觀司法實踐中以上規(guī)范之演變,可以看出我國無權處分合同效力的軌跡大致經(jīng)過以下階段:
(1)未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取得處分權買賣合同絕對無效;
(2)買賣合同原則無效但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3)買賣合同不因無權處分而絕對無效。
可見,法律規(guī)范變化的軌跡是我國無權處分制度之立法意圖從對權利人物權的絕對保護,發(fā)展到對無處分權合同相對人一定程度上交易安全的保護,即債權的保護。隨著我國《合同法》及《物權法》的立法進程,我國法律規(guī)范漸漸體現(xiàn)引起物權變動的原因關系——合同從處分關系中分離,我國大多學者也認可了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區(qū)分,即債權效力的發(fā)生與物權變動分別把握,這對于完善合同效力的內在體系和內在邏輯十分重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失獨家庭依法收養(yǎng)子女可獲5萬元補助是真的嗎
2021-01-30如果承租人經(jīng)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地役權有哪些特征有哪些
2021-02-11養(yǎng)老服務機構超出業(yè)務范圍活動的如何處理
2021-01-11涉外離婚子女撫養(yǎng)問題
2021-02-02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執(zhí)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贍養(yǎng)費協(xié)議書
2020-11-16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