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物導致死亡怎么判?
1、高空拋物砸死人是一種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要被判刑;
2、《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本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根據司法實踐經驗,區別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應注重:
1、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
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憑借一定的自認為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的結果發生的因素,如行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術、經驗、知識、體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為預防措施,以及客觀條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輕信他人死亡的結果不會發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最終發生了。
間接故意殺人,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對這種結果的發生采取聽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態度,從而導致他人死亡的行為,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的相似點在于:兩者都發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行為人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且都不希望這種結果發生。
兩者的顯著區別在于:
第一,在認識因素上,對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主觀估計不同。二者雖然都是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間接故意殺人中行為人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并未發生錯誤的認識和估計,因而在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即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行為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結果之間并未發生錯誤,主觀與客觀是一致的;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中,行為人和主觀上認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術、經驗利及些外部條件,實施行為時,他人死亡的結果可以避免,即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客觀事實發生了錯誤認識,在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其主觀與客觀是不一致的。
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區別。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中的行為人雖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對他人死亡結果的態度是有明顯差別的。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雖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是對于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并不持有反對態度,而是聽之任之。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罪中,行為人不僅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同時也不放任這結果發生,而是希望這種結果不要發生,希望避免這種結果發生,即排斥、反對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
2、過失致人死亡罪同“誤殺”的故意殺人行為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求的是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存有過失心理態度。在司法實踐中,不應將行為人在故意殺人中因打擊錯誤誤殺其“針對對象”(即行為人追求的殺害對象)以外之人的行為認定為過失的致人死亡罪。
3、不作為致人死亡行為的定性
不作為致人死亡不僅可以成立故意殺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于,行為人對其不作為行為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態,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在司法實踐中,尤其要注意這樣一種情況,即:行為人先前意外地或過失地導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險,行為人能搶救而不搶救,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對行為人不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認為是意外事件而認定行為人無罪,而應對其以間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其次,再從犯罪客觀方面來看,出于被告人的傷害行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險狀態時,被告人就負有防止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特定義務,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僅不采取積極的搶救措施,反而一聲不吭甚至一走了之,從而導致了被害人因貽誤搶救時間而死亡。
4、過失致人死亡后,行為人為逃避罪責又將尸體誤為活人加以“殺害”以滅口的行為
傳統觀點認為,不應只定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殺人罪一罪,而應對行為人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殺人罪(對象不能犯未遂)定罪,實行數罪并罰。但是以結果無價值論為立場的張明楷教授,對此表示異議,受害人基于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致死以后,對于行為人后面的誤以為被害人沒有死亡而繼續“殺人滅口”行為,屬于對象不能犯未遂,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從重處罰即可,而沒有必要并罰,因為尸體根本不可能成為“殺人”的對象,不是故意殺人罪的法益保護對象。
綜合上面所說的,高空墜物的情況要分很多種,而處罰的決定,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定奪,如果造成他人死亡的話,那么做為侵權人就必須要承擔起后果,積極的賠償,盡量用實際的行動來減輕自己的罪行,所以,預防高空墜物是特別有必要的,避免減少很多的麻煩。
高空墜物傷人的賠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高空墜物責任險范圍
高空墜物致殘(6級)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3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