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詐騙怎么處理
如果借款合同詐騙的,當事人是需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合同詐騙行為被認定后合同的效力狀態如何
眾所周知,合同詐騙行為所侵害的是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因為合同詐騙行為屬于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故為《刑法》所禁止。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合同詐騙罪的手段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當詐騙行為表現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所列的五種形式之一,且符合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后,無論是自然人還是單位均可構成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一種刑事犯罪,理應由《刑法》規范來調整。但自然人或單位被法院認定實施了合同詐騙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后,對其中所涉及的合同效力狀態該如何認定,實踐中存在三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該合同有效。理由為:合同詐騙罪和合同的效力問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法律問題。依據刑法確定合同行為系合同詐騙行為是對合同行為而非合同內容所作出的否定性評價。而判定一個合同的效力問題,應從民事法律的角度去考慮,從有效合同的三個要件來考察,即1、行為人是否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是否真實;3、是否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如果合同詐騙罪所涉及的合同內容沒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中所規定的情形,則其合同應為有效。
第二種觀點認為該合同無效。理由為:雖然合同效力應由民事法律來規范,合同詐騙罪應由刑事法律來調整,但是如果刑事判決認定自然人或單位犯合同詐騙罪,民事判決卻認定其中的合同有效,則會明顯存在法律邏輯上的矛盾。即便是以有效合同的三個要件來看,在合同詐騙罪中,自然人或單位以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為目的,根本無意履行合同,因此,自然人或單位所表示出來的“簽訂、履行合同”的意思是不真實的,不符合有效合同三個要件中的第二個要件。據此,其合同應為無效。
第三種觀點認為該合同系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理由是:合同詐騙罪中所涉及的合同的相對方受到對方的欺詐而與對方簽訂合同,并按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給付了對方財物。合同的相對方本身并無過錯。此種情形應屬《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中提到的民事“欺詐”,是其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這種情況《民法通則》規定為合同無效,而《合同法》則規定為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這樣規定更能保護合同相對方的合法權益。
對于詐騙后的合同,是無效民事合同,不會發生法律效力。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選擇刑事辯護律師
2021-02-03土地抵押審核的結果是什么
2020-12-10行政復議機關辦案流程
2020-12-13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企業跨國并購有什么類型
2020-11-24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