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肖像權,那些行為不構成侵犯肖像權
(一)肖像權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權利。法律規定,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肖像權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肖像權包括公民有權擁有自己的肖像,擁有對肖像的制作專有權和使用專有權,公民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權或對肖像權進行損害、玷污。
肖像權簡單來說就是肖像權人既可以對自己的肖像權利進行自由處分,又有權禁止他人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其專有的肖像。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二)不構成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都會構成侵權。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因社會公共利益,可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會公眾人物肖像;
2、為宣傳報道而使用參加游行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緝犯罪嫌疑人或報道已判決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肖像權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公民提高法律意識,懂得維護自己的肖像權說明這個社會的法制意識有所提高,但要正確區分侵權行為和合法行為之間的界定,以此才能更好的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醫療訴訟模式的法律與道德分析
2020-12-09如何繼承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2-06一般狗咬到人賠多少錢
2021-03-08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