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肖像權,那些行為不構成侵犯肖像權
(一)肖像權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權利。法律規定,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肖像權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肖像權包括公民有權擁有自己的肖像,擁有對肖像的制作專有權和使用專有權,公民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權或對肖像權進行損害、玷污。
肖像權簡單來說就是肖像權人既可以對自己的肖像權利進行自由處分,又有權禁止他人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其專有的肖像。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二)不構成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都會構成侵權。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因社會公共利益,可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會公眾人物肖像;
2、為宣傳報道而使用參加游行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緝犯罪嫌疑人或報道已判決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為肖像權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國家機關為執行、適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肖像權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公民提高法律意識,懂得維護自己的肖像權說明這個社會的法制意識有所提高,但要正確區分侵權行為和合法行為之間的界定,以此才能更好的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強制措施能撤銷嗎
2021-01-14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