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人死亡的怎么確立責任人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侵權責任法》第18條第1款規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并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該條是被侵權人死亡后侵權責任請求權主體的規定。
關于被侵權人死亡后,其近親屬的范圍和請求權順序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則若干意見》第12條規定: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死亡賠償金正是對近親屬這些間接受害人的賠償。
《侵權責任法》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何謂死者的近親屬沒有明確,只是規定了近親屬為請求權人,而沒有規定順位問題。但是,《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7條對此有所體現,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順位,其他的為第二順位,這主要考慮中國仍然是一個大家庭社會,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鎮,與子女的聯系仍然十分緊密。基于此種原因,從死亡賠償金的角度來看,遵守《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順位比較合適,即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順位,沒有第一順位的,第二順位的近親屬才能請求。而且,死亡賠償金不能作為受害人的遺產來看待,受害人的債權人無權要求從死亡賠償金中請求。
侵權人死亡之后需要去確定責任承擔者,這時候往往侵權人的繼承人是責任的承擔者,但具體是怎么樣賠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定。侵權人死亡的要去確定責任者但不知道后續怎么樣處理,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提供對自己有利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交通違規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指定住所監視居住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6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