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貶損降低人格算名譽侵權嗎
貶損人格嚴重地步,可能會構成名譽侵權,特別嚴重會構成侮辱罪。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新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嚴格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名譽侵權主要有下列幾種方式:侮辱,誹謗,泄露他人重要隱私等。侮辱:是指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誹謗: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并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侮辱、誹謗是常見的名譽侵權行為,民法通則101條明令禁止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名譽。對法人名譽的侵害,主要表現在散布有損法人名譽的虛假消息,如虛構某種事實,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以圖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等等,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譽權的侵權行為。
1986年4月12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嚴格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法人的榮譽稱號。
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199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并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每一個人都有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還有榮譽權,在這些權利遭受到損害的時候,對方都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的,如果是采取一些貶低他人人格的情況一般也是按照侵犯名譽權處罰,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如何發放工資
2021-03-18酒后尋釁滋事怎么處理
2021-01-14醫療糾紛應急處置預案范本
2020-12-13農村房屋土地使用證沒有該怎么辦理
2021-01-22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09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