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侵權父母的法律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
未成年人犯罪應由其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父母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為造成國家、集體、他人經濟損失的,根據《民法》相應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護人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
2、法定監督責任
父母對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負有相應的道德責任及對未成人的成長負有的法定監護責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監護責任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著深刻的客觀背景,主要受不良的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
1、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諸因素的縮影,家庭教育、環境好壞,對青少年成長至關重要,家庭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
(1)家庭不健全,對子女失于管教
不健全的家庭往往壓力大,生活緊張。單親家庭的子女多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缺少父母雙方的關懷,享受不到應有的歡樂。
(2)家庭管教不當
現在獨生子女較多,有些家庭對子女溺愛縱容,百依百順,放任自流,助長了小孩的任性,放蕩不羈,嬌寵和溺愛容易造成未成年人心理發展上的扭曲,形成不良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如自私、任性、驕橫、懶惰、粗暴、貪婪等,同時又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造成適應社會困難,長期嬌寵、溺愛還會形成未成年人極端的“自我中心”意識,凡是從個人角度出發,不達目的不罷休。
2、學校教書與育人脫節
在升學教育、應試教育的模式下,有些學校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只抓智育,忽視德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只管教書,不為育人,一些學校形成了重文化知識傳授,輕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的傾向。不少中小學生普遍存在講吃、講穿,不愿勞動的現象,道德水平下降,組織紀律松弛,缺乏遠大理想和信念,有些學生因成績欠佳,受到教師和同學的輕視,對學習、學校產生反感。有些學校不重視對后進生的管理和教育,以“甩包袱”的錯誤方式把他們推向社會,使他們走向犯罪的邊緣。
3、社會原因
經濟的發展促使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潛滋暗長了一些腐朽思想與社會不良風氣。不良的社會風氣使青少年中個人主義,自私自利傾向日益得到強化,進一步毒化了社會風氣,反過來又影響了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增加了犯罪發生的可能性。青少年已處于世界觀的形成時期,面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盛行缺乏抵御能力,這就使得某些青少年的價值取向發生重大偏差。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檔的賓館、酒店、娛樂城不斷興建,有些青少年根本不考慮自身的經濟實力如何,為了滿足非分的欲望,便實施盜竊、搶劫等犯罪。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未成人如果犯法父母也是有相應的責任的,有監督的責任,還有就是民事賠償責任,這些都是息息相關的。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遷房如何辦理戶口薄
2021-02-22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私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怎么定
2021-02-09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