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侵權父母的法律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
未成年人犯罪應由其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父母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為造成國家、集體、他人經濟損失的,根據《民法》相應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護人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
2、法定監督責任
父母對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負有相應的道德責任及對未成人的成長負有的法定監護責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監護責任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著深刻的客觀背景,主要受不良的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
1、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諸因素的縮影,家庭教育、環境好壞,對青少年成長至關重要,家庭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
(1)家庭不健全,對子女失于管教
不健全的家庭往往壓力大,生活緊張。單親家庭的子女多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缺少父母雙方的關懷,享受不到應有的歡樂。
(2)家庭管教不當
現在獨生子女較多,有些家庭對子女溺愛縱容,百依百順,放任自流,助長了小孩的任性,放蕩不羈,嬌寵和溺愛容易造成未成年人心理發展上的扭曲,形成不良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如自私、任性、驕橫、懶惰、粗暴、貪婪等,同時又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造成適應社會困難,長期嬌寵、溺愛還會形成未成年人極端的“自我中心”意識,凡是從個人角度出發,不達目的不罷休。
2、學校教書與育人脫節
在升學教育、應試教育的模式下,有些學校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只抓智育,忽視德育尤其是法制教育,只管教書,不為育人,一些學校形成了重文化知識傳授,輕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的傾向。不少中小學生普遍存在講吃、講穿,不愿勞動的現象,道德水平下降,組織紀律松弛,缺乏遠大理想和信念,有些學生因成績欠佳,受到教師和同學的輕視,對學習、學校產生反感。有些學校不重視對后進生的管理和教育,以“甩包袱”的錯誤方式把他們推向社會,使他們走向犯罪的邊緣。
3、社會原因
經濟的發展促使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潛滋暗長了一些腐朽思想與社會不良風氣。不良的社會風氣使青少年中個人主義,自私自利傾向日益得到強化,進一步毒化了社會風氣,反過來又影響了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增加了犯罪發生的可能性。青少年已處于世界觀的形成時期,面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盛行缺乏抵御能力,這就使得某些青少年的價值取向發生重大偏差。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檔的賓館、酒店、娛樂城不斷興建,有些青少年根本不考慮自身的經濟實力如何,為了滿足非分的欲望,便實施盜竊、搶劫等犯罪。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未成人如果犯法父母也是有相應的責任的,有監督的責任,還有就是民事賠償責任,這些都是息息相關的。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破產對業主利弊
2021-02-05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棚戶區改造標準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