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房地產市場的也在不斷發展,房地產市場發展必要涉及到土地和拆遷。拆遷標準的出臺也是規范房地產市場的一種必要手段。像長春市這樣的大城市,拆遷補償的標準也是比較高的。接下來,大家隨律霸小編一起看看長春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有關內容。
一、長春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第二十九條因征收房屋造成搬遷的補償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征收住宅房屋,按照每戶300元的標準給予被征收人搬遷補償;
(二)征收非住宅房屋,應當根據設備拆裝、運輸所發生的費用給予搬遷補償。對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應當按照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給予補償;具體補償金額,可以協商確定,也可以委托評估機構評估確定;
(三)被征收房屋內的電話、有線電視、燃氣、互聯網等配套設施、設備的遷移費,按照相關規定,給予被征收人補償。
第三十條因征收住宅房屋造成臨時安置的補償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被征收人選擇貨幣補償的,臨時安置補償按照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積一次性發放3個月,每月每平方米10元;
(二)被征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在過渡期限內,臨時安置補償按照被征收房屋的建筑面積每6個月向被征收人發放一次(每6個月的第一個月發放,不足半個月的按照半個月計算,超過半個月的按照1個月計算)。過渡期限在18個月以下的,每月每平方米10元;過渡期限在19個月以上24個月以下的,每月每平方米11元;過渡期限在25個月以上的,每月每平方米12元;
(三)因房屋征收部門的責任,超過過渡期限的,自逾期之日起增發臨時安置補償。逾期1-3個月的,每月增發50%;逾期4個月以上的,每月增發100%。
房屋征收部門提供周轉用房的,不向被征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補償。
二、長春房屋征收補條例
長春房屋征收補條例 ?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征收集體土地及房屋等附著物補償安置行為,維護被征收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吉林(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省土地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除榆樹市、農安縣、德惠市、九臺市、雙陽區的本市行政區范圍內征收集體土地及房屋等附著物,進行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征收集體土地及房屋等附著物應當遵循公平補償、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保證被征收土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集體土地及房屋等附著物的征收補償工作。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一)市國土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集體土地及房屋等附著物的征收補償工作。
(二)市國土部門可以委托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具體實施本轄區內集體土地及房屋等附著物的征收補償工作。
(三)市、區(開發區)農業部門負責指導征地補償安置費的具體分配工作。
(四)市、區(開發區)人社部門負責辦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社會基本養老保險。
(五)市、區(開發區)財政部門負責征地報批、征地補償、地上房屋等附著物征收補償安置經費的撥付和管理。
(六)市、區(開發區)監察部門負責對集體土地及房屋等附著物補償安置工作的監督。
(七)市、區(開發區)其他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八)被征收集體土地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做好集體土地及房屋等附著物征收實施工作,并負責做好補償登記。
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征地補償安置費發放。
第二章 征收程序
第五條 集體土地征收依法報批前,市政府向被征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布擬征地通知書。擬征地通知書內容包括征收土地位置、范圍、面積等。沒有按通知書規定的期限實施征地給被征收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損失的,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用地單位應當予以補償。
第六條 《擬征地通知書》發布后,受委托的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應對擬征收范圍勘測定界和土地權屬、地類、房屋等附著物進行調查和登記。調查結果應當經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所有權人確認,并在被征收集體土地所在的村、組公布。
第七條 在調查和登記同時,被征收集體土地所在地的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組織人社部門,做好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社會養老保險調查、登記和報批工作,國土、財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第八條 征地報批前,受委托的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應當將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征地報批相關稅費以及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費存入指定的財政賬戶。
第九條 受委托的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擬定集體土地征收方案,市國土部門負責審查,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上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條 收到征收土地批準文件后,受委托的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在10個工作日內發布征地方案公告。同時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征地方案公告之日起45日內公告,公告應在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顯著位置張貼,同時在市國土部門網站上予以發布,接受監督。
(一)征地方案公告內容包括:
1.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
2.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
3.征地補償標準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安置途徑;
4.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內容包括:
1.被征收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和青苗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
2.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3.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4.房屋等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
5.其他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
第十一條 被征收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提出異議,并且超過總人數一半以上要求聽證的,應當在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提出書面申請,符合條件的,駐城區、開發區國土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組織聽證。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進行修改。
第十二條 地上房屋等附著物補償,由雙方約定;約定不成的,由具有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后確定補償標準。
第十三條 被征收人對土地和房屋等附著物補償標準或安置方式沒有異議的,由受委托的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與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第十四條 達成征收土地協議并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青苗補償費后,被征收人應按時交出被征收的集體土地;達成房屋等附著物補償安置協議的,要按協議約定的時間交出被征收的房屋等附著物。
第三章 房屋等附著物評估
第十五條 房屋等附著物在補償中需要評估的,評估機構由被征地范圍內的房屋等附著物所有權人在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中協商選定;協商不成的,由受委托的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組織所有權人共同決定,采取少數服從多數、搖號、抽簽等方式確定評估機構。駐城區、開發區國土部門按照確定結果委托評估機構。
第十六條 房屋等附著物補償價格評估時點,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評估程序和技術規范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評估機構應當作出評估報告。在房屋等附著物評估過程中,被征收人不配合、不提供相關資料的,評估機構應當根據擬征地通知書發布后相關部門的調查登記材料和影像資料進行評估,并在評估報告中說明有關情況。
第十八條 評估報告應在被征收房屋等附著物所在村顯著位置公示7日。公示期間估價師進行現場說明解釋。公示期滿后,駐城區、開發區國土部門應當將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逐戶送達。
第十九條 被征收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在收到評估報告之日起10日內,可以向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評估機構自收到復核申請之日起10日內出具復核結果并送達。
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自收到復核結果之日起10日內,可以向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評估專家委員會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日內出具書面鑒定意見。
第四章 補償安置范圍、標準和途徑
第二十條 補償安置的地上房屋應具有合法審批手續、證明材料或符合相關規定。對擬征地通知書發布以后,在擬征收土地范圍內搶栽、搶種,或對房屋及附屬物新建、改建、擴建的,不予補償。
第二十一條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標準,按照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執行。
第二十二條 征收集體土地涉及征收地上房屋的,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安置、房屋產權調換安置和遷建安置。
(一)在城市總體規劃范圍內,采取貨幣安置和房屋產權調換安置。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應當統一建造房屋產權調換安置住宅,其住宅用地應征為國有并以劃撥方式供地。
(二)在城市總體規劃范圍外,有集中建設安置住房條件的,應由城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統一建造房屋產權調換安置住宅。不能安排房屋產權調換安置住宅的,可以選擇遷建安置,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房屋拆遷按建筑重置成本補償。
(三)在征收范圍內,已經享受貨幣安置或房屋產權調換安置的,不得再申請新的宅基地。
(四)房屋產權為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以外的,只給予地上房屋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應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五)被征收的房屋補償標準,應與同一區域或同一建設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相同。
第二十三條 對房屋等附著物的補償,還應對產權人補償搬家補助費、設備遷移安裝費、停產或停業損失補償費、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重置費、過渡期內的臨時安置補助費等。其標準按照有關規定執行,沒有規定標準的,由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
第五章 爭議解決
第二十四條 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市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第二十五條 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征收土地的,以及所有權人已經依法得到補償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補償,且拒不交出土地和房屋等附著物的,由市國土部門書面責令所有權人交出土地和房屋等附著物;在責令交出土地和房屋等附著物搬遷期限內仍不搬遷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國家和省對集體土地及房屋等附著物征收補償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拆遷與補償是一個整體,順利拆遷意味著得到合理的補償,領取了拆遷補償款也意味著同意拆遷。但如果補償不到位,老百姓是拒絕拆遷的,因此,拆遷能否順利進行,補償標準是十分關鍵的。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拆遷知識,可以咨詢在線律師。
?2020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樣本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哪些
?最新的房屋拆遷補償方式以及補償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讓狗咬了要報警嗎
2020-12-16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