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的立法現狀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次會議通過了《關于確認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精神損害賠償作出了較為明確的規定。該解釋首次規定了精神損害的賠償問題,適用于處于平等地位的公民之間民事侵權案件。根據“解釋”,因侵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法院可以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應根據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同時判令侵權人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盡管其僅為司法解釋,但它畢竟是在總結我國立法和審判實施經驗的基礎上,順應社會發展要求,第一次在我國確立了比較完善的、全面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明確規定了精神賠償的范圍、標準,以及什么人可以提起訴訟請求。賠償數額沒有作出明確規定,而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的具體情節、侵權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侵權人的經濟能力,以及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來綜合確定。
近幾年來,在上述的“解釋”出臺前,我國許多省市已出了一些地方性法規,對精神損害賠償作出了一些比較具體的規定。1999年8月5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在這部廣東省地方性法規中,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最低標準為5萬元。重慶市高院出臺的《關于審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了各種不法侵害導致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遭受損害的,精神損害賠償金額一般不超過1000元;侵權行為惡劣、后果嚴重的,賠償金額為1000元至5000元。福建省高院制定的《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由于特別嚴重侵權行為所引起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規定為5萬元至10萬元之間,該“意見”根據加害人的主觀過錯程度、侵害手段、侵權后果等情況,將精神損害撫慰金分為三個檔次,即一般、嚴重、特別嚴重。上海規定精神損害賠償上限為5萬元,浙江規定精神損害賠償下限為5000元。這些法規都有明確的賠償數額,但是懸殊很大,比如,廣東、上海同樣都是經濟發達省市,但上海把5萬元作為精神賠償的上限,而廣東把5萬元作為精神賠償的下限。
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新聞侵權精神損害賠償援引的法律法規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生活
我國現行的民法制度雖然對精神損害賠償作了一些原則性的規定,但對精神損害賠償的賠償原則和賠償標準等問題還缺乏明確統一的規定,法律與現實生活中日益上升的人身權糾紛相比,顯得滯后。如中國民事侵權以非財產責任為主、財產責任為輔的責任方式,使得眾多精神損害賠償案中,受害人很少或者根本無法得到賠償。這本身已經背離了精神損害賠償固有的功能。再從新聞侵權來考慮,它是一種不同于一般侵權的特殊侵權行為,雖然人格本身并不含有財產損失,人格受損才有可能會造成財產損失,對其進行合理的財產賠償無疑有助于受害人彌補損害,減輕痛苦;再者,對新聞侵權人格損害的補救,重在消除影響,而人格損害的財產賠償與其他非財產救濟方式一樣,也能起到消除侵權產生的外部影響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違反級別管轄怎么辦
2021-02-09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保險受益人法律問題研究
2020-12-09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房屋拆遷補償,是“要錢”還是“要房”
2021-03-082020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案要注意些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