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理財收益分紅是否要交稅
目前,需要收稅的理財產品是這些:
1、銀行存款:利息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由銀行代扣代繳。
2、企業債券:利息所得,屬于“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應由兌付機構在兌付利息時適用20%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轉讓價差收入,應按“財產轉讓所得”應稅項目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3、上市公司股票分紅所得:屬于“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由公司在發放時,按照應納稅所得額的50%適用20%的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4、基金:持有的股票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利息收入等均由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的企業和銀行在向基金支付上述收入時代扣代繳20%的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投資人拿到的基金收益都是稅后所得。
而免稅的理財產品是這些:
1、投資國債免征個稅
根據規定,個人投資國債和特種金融債所得利息免征個人所得稅。綜合考慮不需納稅因素,國債還是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2、人民幣理財也避稅
目前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數量不多,收益率略低于貨幣市場基金。由于國家還沒有出臺代扣個人所得稅的政策,這類理財產品暫時也可以避稅。
3、保險所得賠償免稅
參加保險所獲得的各類賠償是免稅的。同時,為了配合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對封閉式運作的個人儲蓄型教育保險金、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金、個人儲蓄型失業保險金、個人儲蓄型醫療保險金等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稅。
4、教育儲蓄免利息稅
教育儲蓄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國家規定免征利息稅,單此一項,教育儲蓄的實得利息收益就比其他同檔次儲種高20%以上。
5、買賣股票
財政部規定從1994年起,對股票轉讓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明確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口徑的通知》明確了股票轉讓所得的自行申報標準。
6、P2P投資理財
P2P理財是互聯網理財的形式之一,主要是在線上進行交易。其投資所獲收益免征利息稅。
二、投資理財產品要注意什么問題
1、千萬別盲目跟風進行投資理財
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最忌諱盲目的跟風投資了,因為自己不了解或者根本就不懂,這樣去購買理財產品,賺了還好,賠了就很無奈了。當然了,如果自己身邊有理財的朋友,可以聽一聽他們購買理財產品的心得,也可以少量購買一點他們推薦的理財產品。
2、懂一點基本的理財的常識
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進行一些必要的知識的學習是很重要的。比如購買國債,貨幣基金的風險要低,自然收益要低,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高,風險自然要高。任何理財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只是風險大小了。比如銀行的定期存款,只是風險很小,目前在國內幾壺為零。
3、分配好自己的流動資金和理財資金
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分配好自己的流動資金和理財資金。不建議把所有的資金都給了投資到理財產品上去,一旦自己有什么意外,或者發生什么事了需要用錢,那就麻煩了。
4、保險類的理財可以選擇購買
當然了,理財產品的種類有很多。這里推薦可以購買一點保險類的理財產品,這類產品的收益不高,但是很穩定。并且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有必要的話,是可以買一些保險類的理財產品,一般知名的保險公司都有這樣的相關產品,這里就不能舉例說明了。
如果各位讀者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需要咨詢,歡迎來律霸網進行,你會得到滿意的咨詢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的股權轉讓有哪些步驟有哪些
2021-02-09公安抓錯人怎么辦?會有相應賠償嗎
2021-02-12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是否合格的案件分析
2021-01-29無權轉租的合同效力有哪些
2020-12-14經濟補償金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6利用虛擬空間詆毀他人是否構成名譽侵權
2020-12-20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